解禁“路边摊” 深圳上海做对了

撰文: 应濯
出版:更新:

日前,深圳不再全面禁止“路边摊”的新闻引来了内地舆论的关注。据悉,新修订的《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经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拟于今年9月1日起实施。修订后的条例不仅允许街道办根据方便群众、布局合理、监管有序的原则划定摊贩经营场所,而且考虑到好天气时室外喝咖啡或聚餐更有气氛,允许符合规范的店家超出门、窗外墙摆卖、经营。不过,这并不等于“一放了之”,深圳新条例对“路边摊”和店家“外摆”经营进行了规范管理。

据大陆媒体报道,从为“路边摊”解禁到允许符合规范的店家“外摆”,有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认为,这不仅有利于恢复城市经济、促进消费增长,更回应了民生诉求,体现了城市的温度和包容性,是城市治理精细化的体现。诚如斯言,不论“路边摊”还是店家“外摆”,尽管有可能造成卫生问题和占用道路的问题,但都是实实在在的民生诉求,符合人性和现实,负责任的做法从来不是“一禁了之”或“一放了之”,而是应探索科学合理的边界,给“路边摊”、“外摆”适宜空间。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理当追求城市治理的温度与现代化。

2020年5月28日晚,北京朝阳区街边,临时设摊位卖烤冷面等小吃的流动商贩。(视觉中国)

与深圳同为内地一线城市的上海,早在去年12月1日便已实施新修订的《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该条例规定:“区人民政府会同市有关部门根据需要,综合考虑市容环境卫生、交通安全、公共安全、消费需求等因素,可以划定一定的公共区域用于从事经营活动。区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制定具体方案,明确允许设摊经营、超出门窗和外墙经营等经营活动的区域范围、时段、业态以及市容环境卫生责任主体及管理要求等,并向社会公布。”这同样是改变了过去“一禁了之”的简单化作风,平衡了市容管理和民生诉求。

深圳和上海的变化无疑是对的,说明国际化大都市的市容管理与地摊经济、店家“外摆”是可以共存的。这既证伪了那种片面追求城市“高大上”而忽视民生诉求的观点,又有助于跳出“一禁了之”或“一放了之”的陷阱,探索精细化治理。

2020年5月31日,长沙,露天餐桌有序摆放在湘江渔人码头美食街上,食客一边品老长沙美食一边欣赏湘江夜景,人间烟火与城市繁华交织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人民视觉)

关于这点,《香港01》曾在《“地摊经济”是中国的生机 上海这一次做对了》一文中写道:“曾几何时,许多城市在快速扩张过程中,为了追求市容市貌的整洁、有序,时而激化城管和小商小贩的矛盾,酿成不少令人遗憾和痛心的事件。毫无疑问,市容环境卫生直接影响一座城市的软实力。一座有吸引力的城市,自当应该是一座干净、卫生、美丽的城市。但城市的治理和发展是多维度,包含多重目标,除了市容环境卫生之外,让城市宜居,有烟火气,给更多底层民众和创业的年轻人以机会,同样是一座城市是否令人向往、是否文明现代的非常重要面向。”

贩夫走卒,引车卖浆,古已有之。对于从业者来说,地摊经济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职业,是一种重要的谋生手段。对于居住在城市的人来说,地摊经济是人间烟火与平价美食或商品的集合体,是提升生活幸福度的民生需求。对于城市来说,热气腾腾的夜市、琳琅满目的市集,是高楼大厦之外一道让人倍感亲切的美丽风景线。

深圳、上海,都是内地改革开放以来得风气之先的一线城市。如今,这两座具有符号意义的城市转而为地摊经济解禁,再次有力说明满足基本民生需求,多给普通人一条出路,不“一刀切”,让城市治理变得精细化,是现代城市应该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