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 | 李克强“尽了最大的努力” 总理记者会仍有四问

撰文: 陆一
出版:更新:

李克强说“今年是本届政府最后一年,也是我担任总理的最后一年。困难和挑战依然很重,我和我的同事们会以锲而不舍的精神,恪尽职守,以实干来践行承诺”。

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最后一场以总理身份的答中外记者问,被问及成绩时,他说“本届政府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最大困难是新冠疫情带来的严重的经济冲击。我们事不避难,行不避险,尽了最大的努力”。

是啊,“尽了最大的努力”。李克强不易,相较于2013年李克强以总理身份“首秀”,开场白简短,自信开放,满脸笑容,一句“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一场记者会提多达29次“改革”。再反观李克强第10个总理记者会,虽然还是那个平实的总理,但脸上笑容没有了,相较于当年的轻松如今更显“担子重”。这场记者会很难抽出一个核心词,但满屏可见“困难和挑战依然很重”。

2013年3月17日李克强作为总理的”首秀“,笑容满面,自信从容。(新华社)

13个问题,全程130分钟,是近年来问题最多、时长最长的一次总理答记者问,八成以上的问题都围绕中国经济运行。李克强纷纷给出了最为平实的回答。但,针对本次记者会所谈及之经济问题,依然有四处不解。

其一,李克强说,“5.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是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宏观经济政策的标杆是按照6%来确定的,也就是说财政、货币、就业等政策都要围绕着这个标杆进行”。

记得李克强在去年总理答记者问时说过这样的话:“6%以上是开了口子的,实际过程中也可能会增长得更高一点”(2021年GDP目标定为6%)。GDP增速定为6%并不是定任务,而是旨在引导预期,希望把预期引导到巩固经济恢复增长的基础上,推动高质量发展。”也即是说,总理亦认为,GDP增速目标一个最为重要的作用是——引导预期。

明白,纵然是5.5%的增长也来之不易。但,按照总理的话说“宏观经济政策的标杆是按照6%来确定的”、“财政、货币、就业等政策都要围绕着这个标杆进行”,也即表示,其实政策空间都有预留好,今年的目标其实是完成6%。那么问题来了。中国经济当下所处的环境是什么?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而最重要,跟百姓最息息相关的是“预期转弱”。“预期转弱”,即国民对未来信心不足,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信心比黄金重要”。在如此“弱”的情况下,就应该拿出一个更加“振奋”的目标。不就是李克强那句话“(GDP增速)旨在引导预期”吗?那么,为何不用一个更高的目标去引导预期,刺激社会反映。这不是一个传统经济学范畴,更是一个与社会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国政府,历来在民众心中都是一个踏实求稳的政府,既然政府心里有数做了充足的准备可以完成6%的目标,那就更应该传递给社会以信心。弱预期下,政府不应内敛。

其二,李克强说,“今年我们降低赤字率到2.8%,赤字比去年少了2000多亿元。但与此同时,我们加大了财政支出的力度。那你们会问,钱从哪里来?我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已经说了,我们这两年可用未用、结存的中央特定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的利润,再加上财政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新增支出规模不小于2万亿”。

的确,根据2022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总体要求,预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上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增长8.4% 。这表明今年可用财力明显增加。此外,通过跨年度调节,仅中央本级财政调入一般预算的资金就达1.267万亿元。这个资金量,相当于提高赤字率1个百分点,因此财政支出强度是有保障的。

不仅如此,在政府报告中也提到“新增专项债3.65万亿元”,与去年持平,仅低于2020年的3.75万亿元,是历史次高。地方政府专项债是积极财政的重要举措,对稳定投资和拉动经济有引导作用,不仅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也给了各地予以了财政支撑。

李克强在重庆考察。向小微企业人员了解疫情冲击对企业经营影响、减税降费政策落实等情况。 (新华社)

那么,问题又来了。降财政赤字,能够明白政府考量。由于此前为应对疫情大幅提高预算赤字率,而今政府想以此表达财政政策逐渐回归常态化。但在社会大众的角度来说,降财政赤字,一个最为直接的解读就是降低财政支出。纵然总理也做了说明,政府其实有很多财政安排,不仅不是减少财政支出,反而是加大财政支出,配以更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民众又有多少人能看得懂、看得全呢?几人能懂“中央特定金融机构”、“财政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在社会“弱预期”之下,政府政策信号应该更加直接、清晰。

其三,李克强还说,“中央政府的政策储备是有的,但需要集中使用。有三项选择,但只能做选择题,就是三选一。一是大规模投资,也许你们可以得到订单。二是发放消费券,可能会直接刺激消费。三是给企业减税降费,稳就业、促投资消费。他们沉默一会儿,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我们选择第三项。因为这是最直接、最公平、最有效率的”。

笔者的问题是,为何李总理要说必须三选一?给企业减税降费,无疑是“最直接、最公平、最有效率的”,不可否认。但这明明不是一道选择题。

民间投资一直是中国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的重要支撑力量。然而,近年来内外环境的变化,不少民营企业家缺乏安全感,他们不敢投资、不愿投资。总体看来主要原因是两方面。一方面是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上升,企业税费负担较重、资金成本较高。这个维度减税降费可以直接帮到企业。而另一个方面就是需求不足矛盾有所加剧,相当一批民企的市场订单减少,以至于扩大投资的意愿不强。要解决民企“不敢投”“不愿投”“不能投”的问题,恐怕就需要中央级大规模投资刺激。市场培育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政府在先期投入方面加大引导,发挥政府资金对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甚至进而鼓励民间资本有序进入新技术、新产业、新基建以及医疗、养老、环保等领域。

再看消费。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步伐的加快,扩大内需需要更多向依靠消费进行转变。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虽然不断提“扩大内需”,但针对消费领域存在一系列问题和短板,并未见明显政策指引。扩大消费,既需要民众有钱消费、有意愿消费,更需要地方政府有主观愿望扩大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需求。但目前这两个“意愿”都显不足。一是居民对扩大消费有后顾之忧。当然,这就是“弱预期”导致的直观情况。二是地方政府投入资源扩大消费的意愿也不足。一个很真实的维度是,为了促进当地GDP增长,地方政府更倾向于周期短和见效快的投资和出口,而消费由于会受各种因素的制约,乘数效益并不明显。如斯状态之下,地方发放消费券,直接刺激消费,不是两全之举吗?

最诡异的是,其实“十四五”规划有102项重大工程,分解出2600多个项目,涉及基础设施补短板、“双碳”、新兴产业等多重点领域建设投资。在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亦可见相继公布投资计划,设定了较高的投资增速。而事实亦可见,在疫情冲击之下,不少地方政府派发过消费券,也取得了不凡的社会反馈。其实,对于李总理所说的“三选一”,并不存在一个非此即彼的关系,在执行中,恐怕也不过是根据实际情况,在财政可允许范围内如何分配比例的问题。三者可以并行不悖,又何必为了凸显“减税降费”的重要性,而轻易的舍了其他两个选项。而其实政府也不是真的“舍”了,那传达给社会的信号岂不是更凌乱了?

其四,李克强还表示,“这次我们实施的大规模减税降费是退税和减税并举,规模2.5万亿元。在2020年经济受冲击最严重时,我们也就是这么大的政策规模,最终挺过来了,而且我们这次调整结构了,把退税顶在前面。所谓退税,就是按照税制的设计,对市场主体类似于先缴后返的税额,我们采取提前退税的办法,就是一次性把留抵的税额退给企业,规模1.5万亿元以上”

减税降费,是中国政府绝对可以夸耀的政绩,还惠于民。然而,这里只有一个小小的疑问。

在总理答记者问最令人感动的一句话:“市井长巷店铺林立、热气腾腾,那就是熙熙攘攘的人间烟火。如果关门了,那可不是大吉,老百姓生活都会受到影响”。总理可知,这些市井长巷里的店铺,有多少可能根本缴不上那比税款。有多少等不到政府退税,可能就要关门大吉了。能等到退税的企业,恐怕都还是有一定基础的。

“减税降费”,用李克强的话说,确实是“施肥到根上”。总理也说了“施肥还得要施到根上,根壮才能枝繁叶茂”。“2021年我国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5亿户”,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每10人就有一户,户户不同。最低尺度在哪里?是否户户都可做到先缴再退,是否可解解燃眉之急?

政府其实多次有说“要在政策的灵活性上开动脑筋,紧跟市场主体发展需求,适时推出更具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措施”,本身,这就是件“技术活”。处理税务有一套工作逻辑,“减税”、“退税”、“免税”,政府本就不会也不能一刀切,那么在处理的时候,则更应紧跟市场主体需求来执行,才会事半而功倍。

李克强最后一次总理记者会,是平实的,是感动的。但之余,却缺少了那“一激灵”。这位中规中矩的总理,以“中规中矩”结束了他的最后一次总理记者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