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撞船】桑吉号油污扩散达332平方公里 东海的鱼还能吃吗?
在东海海域撞船沉没的桑吉号,漏出的油污面积继续扩大。国家海洋局根据卫星遥感数据分析发现,截至1月21日,海面已出现3处条块状溢油分布区,面积最大的分布区约328平方公里,总面积达到332平方公里,为17日的3倍。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国家海洋局中国海警2502、2149船和向阳红19船昨日(21日)继续在桑吉号油轮沉没海域现场开展监视监测。截至当日下午4时,海警船舶在沉船点附近海域巡视发现有油膜以沉船点为中心向四周扩散;距沉船点西北方向5公里处发现长约5.4公里、宽约1.4公里的银白色油污带。
卫星遥感数据解译发现,21日在图像覆盖海域监测到3处条块状溢油分布区,总面积约332平方公里;面积最大溢油分布区约328平方公里;面积最小溢油分布区约1平方公里。
国家海洋局工作人员昨日在沉船周边海域开展现场监测,共采集16个站位的水样。监测结果显示,两个站位的石油类物质浓度超过二类标准(50μg/L)。
桑吉号漏油有扩散迹象。央视较早前报道指,1月20日的卫星图像显示,涉事海域有3处条块状溢油分布区,总面积约199.6平方公里。
专家:船舶燃油对海洋环境影响较重
官方消息并未披露油污带的具体成分。据了解,因此次事故泄漏到海面的油品可能是来自两方面:油轮运输的凝析油和油轮本身用以维持动力的船舶燃油(重柴油),而中国交通部的现场监测曾在沉船附近发现成片黑色油污带,很可能是船舶燃料油。
有中方专家分析认为,凝析油在水面上的挥发速度快,故对周边海洋环境污染较重的是桑吉号自身的船用重油。由于重质油粘稠度高,船用燃油扩散虽慢,但持续污染能力极强、清理难度大。燃油泄漏后若不及时清污,会受风向和洋流影响不断扩散,存在触岸风险。
对渔业的影响方面,山东大学海洋学院副教授王亚民指出,事件“毫无疑问会有急性的损失,可能会导致海洋生物的瞬间死亡”,但(凝析油)一般不会在鱼体内有很多沉积,不会对一般人食的海鲜造成太大的影响。损失多少可能还需要做一个继续的评估,包括溢油面积多少、浓度多少、毒性有多大等。
(央视/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