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送货成本高范围窄 京东、顺丰指“速递上天”尚需时

撰文: 吴梓枫
出版:更新:

随着内地网购发展愈来愈蓬勃,民众对速递的需求亦大幅上升,有内地传媒估计7年后内地每天将产生10亿包裹。虽然目前内地每家速递公司均已拥有至少10名速递员,但随着人力资源昂贵、密集劳动力管理粗放等问题出现,地面运输和人力已经无法满足速递公司的需求。
因此,内地数间大型物流企业近年开始投入资源,发展以无人机进行速递的可能性,例如顺丰速递早前曝光的大型无人机,以及京东物流今年开始制定包括干线、支线、末端配送的3级通航无人机物流网络布局等,似乎都显示整个物流行业憧憬着“速递上天”、无人机“全面商用”的景象。

图为京东的无人机主力机型Y-3。(界面新闻)

内地界面新闻近日走访了京东物流位于江苏宿迁的无人机调度中心。据了解,内地各大物流企业主要以多旋翼机作为主要运输的无人机,而宿迁目前已开通了4条无人机航线,每天可飞行2至8个架次,最远可飞到2.5公里外的村庄,来回飞行的时间约需20分钟。中心自5月开始营运以来,每周的运输货物大约为30公斤、18单左右,每架次的订单量约为1至3个。

京东无人机调度中心2楼的无人机模拟飞行器。(界面新闻)

官方目前并无统一监管标准

除了无人机本身的成本所限,无人机商业化还面临不少外部条件限制。据业内人士表示,“无人机也需要一整套系统,空中高速公路网、空管、雷达、配套法规、气象服务、维修培训服务等,但这套系统还是空白”。另京东无人机项目负责人刘艳光亦提到,“运营的困难比技术的困难更多,各个方面都需要与政府合作”。刘艳光表示,无人机一方面目前并没有统一的官方标准规范,国家各部委和民航局目前都只是处于征集草案、试行阶段。另一方面,还有空域、空管等监管上的困难,因为中国空域一直以来未分类划设,空域使用多头审批环节复杂,难以满足通航机动性和时效性的要求。硬件方面,目前低空雷达网尚未建设完毕,官方无法进行实时监控,无人机要全面商业化似乎仍然需时。

(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