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向游戏业出拳 会否重现2021年科技业整顿?

撰文: 联合早报
出版:更新:

北京官方上周公布的一份新规草案,不仅让各大网络游戏巨头的股价大跌,也让外界想起2021年针对科技业的严厉整顿。

国家新闻出版署12月22日发布《网络游戏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简称《意见稿》),其中有两项条文在网络炸开了锅,分别是第17条“禁止强制对战”和第18条“限制游戏过度使用和高额消费”。

对于禁止强制对战的理解,《意见稿》的说法是:“网络游戏出版经营单位不得在网络游戏中设置强制对战。”

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网络游戏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微博@央视新闻)

至于限制游戏过度使用和高额消费方面,《意见稿》写道:“网络游戏不得设置每日登录、首次充值、连续充值等诱导性奖励。网络游戏出版经营单位不得以炒作、拍卖等形式提供或纵容虚拟道具高价交易行为。所有网络游戏须设置使用者充值限额,并在其服务规则中予以公示,对用户非理性消费行为,应进行弹窗警示提醒。”

微信公号“虎嗅APP”12月23日的文章形容,“首充、累充、返充都是游戏的命脉,也是很多游戏维持日活跃用户数量(DAU)、刺激起氪的底牌”。文章也提到,《意见稿》等于切断了绝大多数游戏低成本拉新的手段,用户活跃将大打折扣,且游戏的次日留存、七日留存资料会非常难看。

简单来说,游戏公司会因此流失大量游戏用户,以及这些用户不断投入的资金。对游戏公司而言,这无疑是一记重拳。

截至12月22日收盘,在香港上市的中国网游巨头腾讯和网易的股价,分别大跌12.35%和24.6%;三七互娱、完美世界、世纪华通、吉比特等在中国A股上市的游戏公司,股价几乎无一幸免全部跌停。

中国不是第一次出手

过去10年,随著网络游戏和智能手机游戏日益普及,中国政府开始监管该领域。

2018年,监管部门中止游戏版号核发长达九个月,令游戏行业步入寒冬。隔年,官方又颁布规定,要求未成年人在星期一至星期五玩网络游戏的时间,不得超过90分钟,而在周末和节假日则不得超过三小时。不仅如此,所有网络游戏使用者需要用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注册。

2021年,《新华社》旗下的《经济参考报》发文形容网络游戏为“精神鸦片”和“电子毒品”。这篇文章发出后不久,中国出台进一步针对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时间的规定: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星期五、星期六、星期天和法定节假日每日的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一小时服务,其他时间一律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2021年8月,《经济参考报》最初的报道严词斥责网络游戏是“精神鸦片”、“电子毒品”,并且点名批评腾讯旗下的《王者荣耀》。(微博)

掀起舆论海啸

回到前几天出炉的《意见稿》,中国网络的吐槽和批评声浪一波接一波。不少网民指出,可以理解官方出手管制未成年人上网玩游戏的原因,毕竟他们大多都还未具备理性思考的能力,但“把手伸向成年人,也未免太超过了吧!”有网民也说:“啥都要管,成年人自己花点钱玩个游戏也不允许了。”

但也有网民反驳:“游戏确实该整顿了,游戏不能搞成跟上班一样”“我同意啊,现在这哪是游戏,赛博老虎机批了个游戏皮罢了!”

面对舆论海啸,在《意见稿》发出当天,陆媒《澎湃新闻》就引述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内部人士说,既然是征求意见稿,表明目前阶段各界均可畅所欲言,以使其切实可行,更为完善。

国家新闻出版署有关负责人也在隔天主动公开说,“征求意见稿立足于保障和促进网络游戏行业繁荣健康发展……对于各方就征求意见稿第17条、第18条及其他一些内容提出的关切和意见,国家新闻出版署将认真研究,并将在继续听取相关部门、企业、用户等各方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

显然,这种种表态都是为了给舆论降温并尝试缓和市场忧虑。但真正起到作用的,或许还是官方在12月25日宣布的正面消息。

国家新闻出版署在当天发布12月国产网络游戏审批资讯,共105款游戏获批,包括腾讯的《逆战:未来》、网易的《萤火突击》等。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说,此次新批版号,是继12月22日新批准一批进口网络游戏版号后,国家新闻出版署又批准发布的一批国产网络游戏版号,“有力展示了主管部门积极支援网络游戏发展的鲜明态度”。

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也提到,此次单次审批数量首次突破百款,并称三年的资料表明,版号政策的稳定性逐步增强,游戏市场回升明显。

一向很能抓准官方态度的《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 25日在微博发文写道:“国家新闻出版署连续释放支持国产网游健康发展的信号,无疑有助于人们增加对上周五起草的《网络游戏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补充理解。”

胡锡进进一步指出,《意见稿》第17条、第18条想要解决的问题的确都客观存在,公众对有必要消除网游中存在的那些弊端也有较大共识,但市场却在第一时间对新规草案做了带有惊慌的理解。“市场对政策这种正回馈不足甚至产生负反馈的情况,恐怕是市场整体信心不足的一种表现。”

他也向外界大派定心丸,强调网游是当下互联网经济很重要的一个支脉,中国不可能打击、阻碍游戏产业的发展,“推它往前跑还来不及呢”。

根据《2023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中国今年的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3029.64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3.95%,首次突破3000亿关口。同时,中国自主研发游戏国内市场实销收入2563.75亿元,同比增长15.29%。

媒体点评“士,农工商”

不过,与胡锡进的点评比起来,《星岛日报》刊登的署名文章则犀利许多。这篇题为《士农工商,坚如磐石》的文章指出,官方强力监管网游,若在过去会有许多家长支持,但不少网民这次则对新规语带嘲讽给出负评。

文章引述中国投资名人、上海混沌投资公司董事长葛卫东在微信朋友圈发文怒轰官方:“这边救市,那边搞市”“未成年限制是有道理,成年人花点自己的钱玩游戏是怎么了!这也要管!””经济的活力都被玩死了,没人敢投资了”。

但文章称,腾讯老板马化腾却在微信朋友圈表态:“《意见稿》立足于保障和促进网络游戏行业繁荣健康发展。”另外几家游戏公司也纷纷正面回应。

文章就此说:“雷霆雨露,俱是天恩!如果看过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坚如磐石》,就会理解马老板等人的表态。片中于和伟扮演的黎志田是金江市首富,呼风唤雨,但副市长郑刚一言不合就拿枪指著他的脑袋说:‘你在我面前,什么都不是’,陈冲扮演的郑刚夫人则警告他要记住‘士农工商’四个字。”

文章接著说,陈冲的警告道出了坚如磐石的社会现实,在“士”(官)面前,商人处于末流,并以阿里巴巴创办人马云当年批评监管当局后的遭遇为例,称“马老板有苦自己吞,还要扮欢悦”。

文章最后写道:“当然,游戏公司在幕后会透过各种管道诉苦,但公开场合一定要拥护。这就是政治。”

外界并不晓得游戏公司有没有诉苦,但可以观察到它们在市场激烈动荡之际动作频频。

腾讯22日在盘后公告,当日回购359万股,回购价格在263.8港元至317港元之间,总支付10亿港元。25日开始,多家A股游戏公司接连发布回购或增持公告。《澎湃新闻》梳理,这包括完美世界、吉比特、三七互娱、巨人网络、中文传媒、电魂网络、恺英网络,以及星辉娱乐。

据“钛媒体”APP不完全统计,上述公司回购金额累计在5.3亿元至8.6亿元之间。

消息一出,腾讯在港股收盘重挫12.34%,市值蒸发港币3670.5亿元。(资料图片)

《21世纪经济报道》引述广西大学副校长、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分析,在股价波动之际,游戏公司增持回购能稳定投资者和员工信心、维护股票流动性和公司市值,进而防范恶意收购,也可优化资本结构,维持公司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重现2021年严厉整顿?

有观点认为,中国官方在年末毫无预警推出《意见稿》,不仅让业内人士和投资者措手不及,也让许多人想起2021年针对科技业的严厉整顿。

阿里巴巴旗下蚂蚁集团2020年底赴美上市突然被叫停后,北京展开一场针对国内互联网巨头的整顿行动,而这场监管风暴后来也迅速蔓延至教育、房地产等多个行业。至于影响有多大,《路透社》在7月的报道勾勒出一些轮廓。

互联网行业已经成为中国反资本垄断的主阵地,2020年蚂蚁集团上市被监管层紧急叫停。(视觉中国)

该报道引用金融资料科技公司路孚特(Refinitiv)的数据称,自从监管当局两年多前开始对中国科技行业实施整顿以来,中国主要科技公司的市值已蒸发掉1.1万亿美元——相当于荷兰的经济规模。要知道,这还仅限于科技业的损失,未包括其他行业。

但随著官方在过去几天接连发声,以及相关单位跳出来信心喊话后,外界对游戏行业将面临新一波监管的疑虑已有所缓和。中国不少游戏股在12月26日都纷纷反弹。

这一点,对仍在防疫政策后遗症和房地产市场危机阴影中匍匐前进的中国经济而言,非常重要,毕竟规模每年都在增长的游戏产业若此时发生任何风吹草动,受影响的不仅仅是数以亿计的游戏玩家而已。

本文获《联合早报》授权刊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