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把握百年变局 霍启文看好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逆势而上”

撰文: 蔡苡柔 林芷莹 郑宁
出版:更新:

作为霍英东集团副总裁及香港广州青年总会主席,霍启文虽然与爷爷霍英东身处截然不同的时代,但相同的是,他们都投身到国家发展和建设中。自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以来,重大利好政策和巨大发展潜力,为香港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霍启文在提到爷爷霍英东时曾说,爷爷那一辈人在港英政府时期,在没有政策帮助,华人被打压的情况下,尚能胼手胝足打出一片天,足以证明自身发展起主导作用,主要核心还是市场和用户需求。

霍启文经常往返广州与香港,他看到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变化与发展潜力。他指出,整个大湾区有1亿人口,这1亿人口的消费力需求是很强的,所以能创造出很多的价值。霍启文表示,现在我们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时刻,“有变的时候就会有新的机遇,所以我认为现在是机遇到处都有,只是我们会不会把握,敢不敢去把握?”

01专访霍启文(香港01独家)

01专访|霍英东百年诞辰 霍启文忆爷爷:南沙梦激励家族二三代

霍启文:把握世界大变局下的中国机遇

2017年,国家主席习近平第一次正式提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概念。其中,中国在世界变局中的角色引发越来越多的讨论。

在世界大变局中,霍启文认为会产生新的机遇。那属于中国的机遇又什么?霍启文认为,第一是人民币国际化。他提到,现在可以看到很多客户之间贸易的结算都是开始用人民币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会实现新突破,“我们先不考虑它会不会取代美元,但至少人民币的话语权肯定会增强。”

霍启文认为,如果人民币话语权增强了,随著越来越多人做投资,中国GDP占全球比例还会增长,个人资产也会随人民币国际化而提升。 (Getty)

霍启文指出,如果人民币话语权增强了,随著越来越多人做投资,中国GDP占全球比例还会增长,个人资产也会随人民币国际化而提升,“这个比例未来可能会以倍数去增长,按照这样的趋势,人民币相关的金融服务业会兴起,整个行业都会有新的变化。”

第二是伴随著经济的增长,中国的产品也将走向世界。霍启文以日本为例,1990年代日本经济开始崛起,“以前日本年轻人可能会一起凑钱去买国外品牌,后来逐渐去买日本自己的品牌,最后是全球去追捧日本的本土产品。”

他认为,中国现在正经历走向世界这个阶段,互联网化会把商业周期缩短,“现在中国的产品在想办法怎么样走出去,走到东南亚、走到欧洲,走到美国等地。所以我认为现在还是我们刚起步的时候。”

年轻国潮品牌擅于利用时代优势,内地电商平台有货在线下开设实体店。(网络图片)

霍启文:中国经济面临转型升级,“要逆势而上,也要顺势而为”

不可否认的是,过去三年的新冠疫情对中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发展都造成了一定影响。当前中国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经济转型升级面临新的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仍需要克服不少困难挑战。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工业企业的利润继续下滑,1至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20.6%。此外,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6-24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升至20.4%,创2018年有纪录以来最高点。

中国青年一代被寄予厚望,但随著时代的剧烈变化,青年一代也面临诸多困境。(资料图片)

不同于部分人士对统计数据的担忧,霍启文强调自己对于中国的发展“一直都非常有信心”。他指出,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们几乎没有跌过,一直都是高速增长,这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是极为罕见的。但总不可能这样持续高速发展,在全球经济陷入低迷,我们经济增速也开始放缓。”

霍启文指出,其实,中央政府近期也提出,要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既要逆势而上,在短板领域加快突破,也要顺势而为,在优势领域做大做强”。为此,对于中国经济能否行稳致远?霍启文给出的回答是肯定的。

“我认为经济永远都会有更高的点,相比其他国家,中国也在加速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迴圈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但是现在还在调整阶段,需要提高市场的高效配置,释放市场潜力。若效率不高,解决不了用户需求,就被淘汰了。待市场调整周期完成之后,未来肯定会更好。”

霍启文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判断,是因为他一直认为中国人的优点就是勤奋节俭和敢于创新,“有些公司倒了,但也会有更多新的公司成立,我对后续的经济发展肯定是信心满满的,我相信未来10年20年会有很大的改变,会更快复苏。”

不同于部分人士对统计数据的担忧,霍启文强调自己对于中国的发展“一直都非常有信心”。(香港01)

香港的机遇在哪里?霍启文:优良的法治环境、成熟的营商环境和专业服务

对于近年来关于香港光环已失,机遇不再的讨论增多,霍启文对此持否定看法,他认为香港仍有很多机遇。霍启文指出,背靠祖国、连通世界,拥有“一国两制”的优势制度;且香港是大湾区最国际化的城市,拥有优良的法治环境、成熟的营商环境和专业服务等优势。

霍启文认为,香港市民秉承顽强打拼的“狮子山精神”,一直在齐心协力创造更加美好的香港。在对内对外的衔接方面,香港有很多很好的经验和条件。如今,很多国内企业也要开拓国际市场,可以借香港这个平台去做,“香港也需要内地优秀企业加入并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支持香港改善当前情况。”

香港市民秉承顽强打拼的“狮子山精神”,一直在齐心协力创造更加美好的香港。(资料图片/黄永俊摄)

他也指出,香港过去作为内地客购买国际消费品重要一站的优势会随著国货崛起受到影响,“京东这几年618的活动,95后年轻人很多也在买国产商品,国货美妆95%都是卖国产的,追捧国货就没必要过来香港买了,现在内地国货的发展形式还是很不错的。”

此外,霍启文提到,中国内地跟香港同样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基于当前社会现状,医疗服务业的需求也会大增。国家支持粤港澳合作发展,可以在大湾区合作背景下探索共同解决大湾区人口老龄化问题。香港能否从中参与一些角色,包括便民配套,养老住房和零售业都很值得探讨。

霍启文更强调,要发挥香港所长,国家所需。香港不能只是一个融合基地,肯定要发展国际市场。例如他观察到近期很多中东人会到泰国做体检。照此来看,如果香港能协同大湾区各城市优势,共同发展康养产业,应对老龄化问题,或许这也会是一个新的市场机遇。

霍启文认为,如果香港能协同大湾区各城市优势,共同发展康养产业,应对老龄化问题,或许这也会是一个新的市场机遇。(资料图片/欧嘉乐摄)

创业存在风险 霍启文勉港青年:不要为创业而创业

霍启文2016年曾创办“自邮行跨境商城”,但由于对内地市场不熟悉,项目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对于此次的经验,霍启文总结,要不断学习,躬身入局。创业中获取的经验比创业是否成功更重要。同时,他也勉励想到内地创业的香港青年,“政策只是外在的助推器,过分依赖政策而不做市场和用户分析,会增加创业的风险。”

霍启文建议香港青年不要为创业而创业,“如果你要到内地,但你之前却没在内地生活过,你很难把握到别人的需求。大家都说过江龙不及地头蛇,也是这个原因。”

2019年,香港政府宣布将成立“大湾区香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联盟”建立一站式交流平台,协助大湾区创业青年。(资料图片 / 梁鹏威摄)

另外霍启文也想提醒香港青年,中国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就整体而言,感觉整个商业进化周期越来越短。”他举例,很多国外的企业能干几百年。但在中国的情况不同,10年到20年又有一批新的公司会淘汰原有公司,迭代升级的速度很快,所以中国很难有公司能干很长时间,长江后浪推前浪,同时也说明中国人太勤奋。

他也建议香港青年把握国家发展大局,融入大湾区发展,多参加内地和香港的民间组织、学校交流活动,可以更快了解当地环境和相关资讯,还可以挖掘用户需求。他建议,最好选择新型创业公司,如去科技、制造业领域去接触市场最新的技术,不仅能拓宽视野还可以发现新的商业模式。霍启文引用朋友的话“眼界决定境界”,希望年轻人能够多看多学。

努力完成南沙梦 霍启文:爷爷总能抢先一步看到国家发展需要什么

爷爷当年投资开发南沙是一个庞大得惊人的系统计划,要在乱石滩上建起一座现代化海滨新城,建起一座“小香港”。当时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近乎疯狂的计划。霍启文说“那是爷爷的梦。”

霍英东。(霍启文先生供图)

早在上世纪80年代,霍英东先生率先踏足一片滩涂地的南沙,提出链接香港、支持珠三角经济建设,把滩涂变为现代化海滨新城。今天的南沙,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作为广州的城市副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枢纽,在经济发展、交通完善、制度创新等重点领域不断取得突破。

霍启文回忆,以前自己在英国时曾写信给爷爷期许自己要“青出于蓝”,现在才知道这件事情多难办到。霍英东的南沙梦,正如他自己生前所说,香港搞了100多年才成这样,南沙新城建设不是一代人可以完成的,需要“薪火相传”延续下去。如今,为加快实现“南沙梦”,推动南沙高质量发展,家族成员都在同心努力。这也成为霍启文现在事业中的一大重心。

他表示,从香港到内地,从中山温泉到白天鹅,从广州到南沙,霍英东先生时常在历史关键时刻,义无反顾到内地投资,以行动表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爷爷总能抢先一步看到国家发展需要什么,他的人生很精彩,我们仍然怀念他。”

最后,霍启文感叹地说道,“爷爷在我这个年纪,已经叱咤风云了啊!”

霍启文展示珠江三角洲地图,南沙处于中心位置。(01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