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英东百年诞辰 中共弘扬家国情怀:他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写照

撰文: 陆子静
出版:更新:

昨日(5月10日)是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知名香港爱国商人霍英东诞辰100周年,北京举行纪念座谈会,全国政协第一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长石泰峰发表讲话,强调霍英东在将毕生精力献给推动国家展进步与香港繁荣稳定,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重要贡献。

爱国与民族关怀贯穿了石泰峰对霍英东的评价,他开宗名义指出,纪念霍英东诞辰100周年,既是共同缅怀其光辉传奇的一生,也要学习他爱国爱港的高尚品格,弘扬他为民利民的奉献精神。

霍英东祖籍广东番禺,出生于香港一个贫穷水上人家,幼年丧父,由母亲抚养成人。他在1940年代后期藉海上驳运业务展开创业生涯,韩战期间曾组织大规模船队向内地运送在港澳机构秘密采购的物资,突破西方对华禁运。石泰峰细数道,霍英东当年以非凡胆识有力支援了抗美援朝,1964年开始又多次排除干扰,率团赴北京参加国庆盛典,风雨无阻;1972年随着中英正式建交,他与内地的交往也公开化经常化,在频繁的往来接触中,他“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认识日益加深,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

“亲密朋友”是霍英东2006年10月28日在北京逝世时新华社的通告对其所作评价,突显了中共对他的肯定。石泰峰特别提到,霍英东2002年11月首次以特邀代表身份列席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时,动情地说:“如果不是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不会像现在这样强大!”

中共中央统战部长石泰峰形容,霍英东在频繁的往来接触中“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认识日益加深,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资料图片)

京办纪念座谈会 统战部长细数毕生贡献

与同时代香港其他商界传奇人物相似,霍英东藉踏足房地产业建立其商业王国,业务逐步扩展至航运、建材、酒店、百货等不同范畴,他还因独具慧眼进运海底采沙业而获得“海沙大王”称誉。石泰峰形容,1978年改革开放大幕拉开,霍英东充分利用自身在商界的声誉,积极宣传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带领香港工商界人士赴内地投资,兴办实业、筑桥铺路,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了很多开创性、示范性工作。其时霍英东最为人乐道的成就是注资兴建了中国最早的五星级酒店——广州白天鹅宾馆。1986年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到访广州时便是下榻白天鹅宾馆,霍英东当时特地赠送一辆闪烁湛蓝光彩的三排座古董劳斯莱斯给宾馆作接待。2018年,霍英东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作为中共高度评价的杰出社会活动家、著名爱国商人,霍英东连续担任了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石泰峰形容,霍英东认真参与全国政协工作,带头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以国家领导人身份率团出访柬埔寨、老挝、越南等国,推动中国与周边国家交流交往;积极推动签署相关合作协议,促进香港与内地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石泰峰详细回顾了霍英东对实践“一国两制”的贡献。他指出,霍英东坚定支持香港回归祖国,1984年12月1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见证《中英联合声明》签署,回港后即公开发表了《我的事业永远立足于香港》,表明自己对“一国两制”方针的拥护、紥根香港的决心和对香港前途的信心;他历任香港特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香港事务顾问、香港特区筹委会预委会副主任委员、香港特区筹委会副主任委员、香港特区第一届政府推委会委员,频繁奔波于香港与北京之间参与制定各种方案和政策;香港回归祖国后,他一如既往地运用自己的社会影响力,全力支持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依照基本法施政。

霍英东在1997年成为首批获授予香港特别行政区最高荣誉大紫荆勋章的杰出人士之一。图为他(台上站立者右二)与时任副总理兼外长钱其琛、特首董建华,以及其他获授勋章人士合照。

石泰峰还提到霍英东在公益慈善与国家体育事业的贡献。他指出,霍英东一生慈善捐款总额超过150亿港元,曾捐资8亿港元支持香港科技大学的科研与教育事业,捐资1亿港元兴建北京第11届亚运会亚运村英东游泳馆,带头捐资2亿港元修建“水立方”助力2008年北京奥运会,又倡导及捐资建设广东韶关、江西赣州和湖南郴州“红三角”经济区以改变革命老区面貌。此外,他在1974年就以“民间体育大使”身份为中国重返国际体育大家庭积极奔走,最终推动中国先后重返亚洲足协、国际足协、国际羽联等国际体育组织;1979年,他促成广东省和香港举办新中国历史上首届“省港杯”足球赛;1993年开始,他以国际足协执委的身份和在国际商界的威望,不遗余力参与北京申奥工作。

用六个“就是要”吁学习传承霍英东业绩与风范

石泰峰概括,霍英东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奉献的一生、奋斗的一生,他既是爱国爱港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典型写照,还是乐善好施、无私奉献服务社会的楷模,其不朽业绩和崇高风范值得永远铭记,更值得学习传承。

石泰峰用六个“就是要”阐释纪念霍英东的意义:

一是学习他爱国爱港的赤子情怀。立足香港、胸怀祖国是霍英东毕生的不懈追求,早在香港回归前,港英当局一直对他进行排挤打压,但他对国家民族的炽热情感始终不渝,顶住港英当局的压力,始终和中国共产党保持紧密联系。香港回归前夕,他在全国政协大会发言时激动地说:“我在香港工作生活了70多年,和香港市民一起,经历了多少大起大落、大喜大悲。数十年坚持爱国爱港,受过困扰、吃过苦头,我们将亲眼目睹香港的主权回归中国,亲身经历这个历史重大时刻,当真是三生有幸!”

二是永葆初心、坚守使命,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站在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高度,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全面准确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坚决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坚决维护港澳长期繁荣稳定,形成更广泛的国内外支持“一国两制”的统一战线,让港澳同胞与祖国人民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

+7

三是学习他敢为人先的宝贵品格。在改革开放初期,外资徘徊观望、犹豫不决时,霍英东以对党和国家的坚定信心,率先进入内地投资。面对外界质疑,他淡定地说:“哪怕血本无归我也在所不惜,我只希望脚踏实地为国家探索出一些可复制的经验。”据不完全统计,仅改革开放的前25年中,他就在内地以独资、合资等方式兴建了数百个项目,总投资额超过90亿元。到了晚年,他仍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致力开发广州番禺南沙岛,呕心沥血十余年,终于在乱石滩涂上建起一座现代化的海滨新城。

四是弘扬革故鼎新的优良作风,进一步解放思想,勇立时代潮头,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在香港迈入由治及兴、澳门稳定向好的关键时期,坚持守正创新,继续勇毅前行,在干事创业中敢破敢立,在攻坚克难中敢闯敢试,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五是学习他永不言弃的斗争精神。霍英东幼年失怙、家境贫寒,白手起家、艰苦创业,虽屡次在事业巅峰时遭受打击,但从未沉沦放弃,与命运作斗争、与环境作斗争、与困难作斗争,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最终取得了事业的巨大成功,书写了个人的香江传奇。

六是树立不惧艰险、自立自强的志气和骨气,在新的长征路上,身处逆境永不言弃,遇到困难锲而不舍,认准方向坚持到底,发扬斗争精神,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与霍家合照。第三代的霍启刚表示会上分享了霍英东“抗美援朝、在港在澳商界发展、参与改革开放建设,以及体育发展等故事”。

王沪宁出席座谈会 见霍英东家人

纪念霍英东诞辰100周年座谈会由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出席,并在会前会见霍英东的亲属。其他出席者还包括全国政协副主席、澳门前特首何厚铧及另一澳门首特首崔世安。霍英东曾与已故“赌王”何鸿燊共同在澳门经营赌业,2002年又成立了澳门霍英东基金会,支持澳门及内地教育、医疗、体育、文化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