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复苏乏力 原因与出路在哪里?

撰文: 杭子牙
出版:更新:

2023年农历春节,中国消费市场出现了回暖迹象,但是离人们期待的“报复性”还有很远距离,与此同时,根据中国央行发布的数据,2022年中国内地人民币存款额却增加了26.26万亿元,其中居民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与2021年9.9万亿的居民储蓄增量相比,增加了7.9万亿。

2023年1月,人民币存款又增加6.87万亿元,同比多增3.05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6.2万亿元。增速比上一年更为迅猛。

其中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原本人们寄望于拉动消费的年轻人反而成为最爱存钱的群体。据一份专业报告显示,在全国接受调查的40岁以下人群中,90后每月有存钱习惯的所占比例最大,占到41.7%。95后紧随达到了40.6%。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难道真如一些社会心理学家分析的那样,面对越来越巨大的生存竞争压力,中国已经像日本一样进入“低欲望社会”,年轻人面对物质需求都无欲无求、心如死灰了吗?恐怕不能完全这样认为。

说到底,不管中国还是日本,也不管什么样的家庭还是个人,是否愿意消费除了取决于显而易见的消费意愿,主要还是有没有消费能力。而在背后支配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的,除了当下可支配收入,对未来经济形势与收入变动预期是否积极更是根本的根本。

一般人们对未来经济与收入的预期越乐观,消费意愿就越强,甚至愿意借钱消费(比如房贷车贷和各种信用经济);反过来,当人们对未来收入预期趋向悲观,消费意愿就会变弱,会将更多的钱存起来,这时候即便人们当期收入不错,也不会有消费意愿,更不用说借款消费。

经多轮刺激,内地房地产市场依然持续低迷。(资料图片)

这就是当前中国想尽千方百计希望促进消费,而消费却不升反降的原因。这种情况下不管供给侧改革做得再好,企业生产的东西再漂亮,也难以激起人们的消费欲望。

所以,为什么"报复性消费”没来,“报复性存钱”却来了,原因很简单,就是人们的消费能力下降了,对未来的收入预期下降了。这几年疫情影响,再加上各种内外因素叠加,在冲击到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影响到了社会可支配收入,使得人们对未来经济与收入预期缺乏信心,大家出于防风险考虑,更愿意把收入转入储蓄。

而且因为这几年内地投资收益下降,市场风险上升,人们的投资意愿不足,原本人们宁愿借钱投资的心态也发生了逆转,更愿意尽早偿还贷款,降低负债。所以一方面个人长期信贷消费增长缓慢,另一方面却纷纷提前偿还银行贷款,最近以来,据说一些银行连提前还房贷都要排期到半年之后。

所以,怎么样才能促进消费呢?

除了继续“放水”刺激消费,从长远而言真正有效的办法有两条。第一,回归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各种办法把经济尽快搞上去,让货币在市场中流通起来,当社会经济活跃起来,人们对整体经济有信心了,消费意愿自然会提升。第二,要大力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要提升居民收入在整体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让普通家庭和个人能从国家经济增长中分享到更多果实。

中金指出,居民收入增长放缓,加上资产价格下行,均会影响消费。(中新社)

这方面,内地经济学家殷剑峰等人的研究很有意义。根据殷剑峰等人的研究,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不低,但是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却长期严重偏低,成为居民收入增长乏力和社会内卷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是因为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以投资为主导的,很大程度上以保证政府收入增长为主,在国民收入分配当中,居民所得一直比例偏低。这在国民收入的生产和分配两个方面产生了一系列影响,其中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财富向广义政府集中,企业负担过重,同时居民收入增长也与经济增长不匹配。

比较2012至2020年中美两国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可见,中国政府和企业部门的收入占比分别是20%和19%,而美国政府和企业部门的收入占比分别为9%和16%。

所以,要从根本上增加居民收入,并且将收入转化为消费,就必须重新划分三者分配比重,尤其是降低政府收入在国民经济中的收入比重,把这部分钱转移为居民收入。当居民可支配收入大幅提升,相应的中国社会的消费意愿与消费能力就会随之提升,社会焦虑感会下降,国民幸福度会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