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晋三去世|“小粉红”庆贺留言被放大?中国舆论场的三种声音

撰文: 许祺安
出版:更新: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7月8日遇刺身亡,内地舆论场部分网民的庆贺、狂欢也成为国际关注焦点。不过事实上,内地舆论场其实也并非如外界或部分陆媒所叙述的单一。

在微博多数庆贺的留言出现后,亦有许多人出面呼吁反思这样的现象,认为一个国家的前领袖遇刺这样“庆贺”的公共舆论表达令人担心。而在这样的反思过后,又有了“我们为什么不能高兴?”的论述出现,在偏激言论以及互相指责的声音之外,也有许多对中日关系、民族历史等的讨论,足见其多元与庞杂。

第一种声音:叫好庆贺──大翻译运动下的“小粉红形象”

不可否认的是,安倍晋三遇刺消息传出后,官媒如《央视》新闻按赞数较多的留言中,确实是被庆贺和幸灾乐祸的言论占据。尤其安倍遇刺时间是七七事变85周年隔日,在狂欢者看来,日本侵华历史加上安倍曾参拜靖国神社,令安倍之死值得一场网络狂欢、乃至店舖打折促销和公开张贴庆祝标语。而这些言论和举动在安倍遇刺到确认身亡期间,都被转载自各大社交平台,成为外媒关注焦点。

今年3月,将内地社交平台激烈网民评论截图作素材的“大翻译运动”(The Great Translation Movement)引发中外传媒关注,该运动是将这些素材翻译成包括英文、日文、韩文等多种外文,再于海外社交平台整合发布。

“大翻译运动”官方帐号表示,翻译的目的是“让中国走向自由,民主,宪政”,但亦有声音批评其刻意煽动反华负面情绪,挑拨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在这场翻译运动之下,内地网民对特定事件的评论,更加容易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

在安倍遇刺事件上,大量的讪笑留言被展示,固化出“中国人民族主义高涨,缺乏人性”的形象。但这种形象存在局限性,即微博等社交平台不能完整体现中国舆论场的全貌——社交平台上,激进言论总是更容易被看见。(延伸阅读:安倍遇袭身亡引内地网民狂欢 在日中国留学生:民族主义高涨

第二种声音:公共舆论是社会的皮肤──邻居发丧你敲锣,有失体面

其实在安倍遇刺舆论发酵后,微信等多平台开始有多篇文章批评内地对“安倍遇刺”的庆贺言论。例如微信公众号“三表龙门阵”就提到“保持公共舆论的体面就是保护社会的面孔。”他认为家庭餐桌上的私领域表达和公共舆论是两回事,“邻居发丧你敲锣,有失体面。”

该篇文章提到“如果你是在家庭的餐桌上读到安倍遇刺的消息,以我对中国社会阶层认知的理解,你的长辈们肯定喜形于色。这是很正常的。”作者认为,要理解民族情绪的存在,网络平台为恐怖主义喝采的情况也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

真正该关注的是公共舆论的表达。作者提到,“精英的表达、媒体的表达、公众人物的表达、意见领袖的表达,他们更有关注人道、谴责恐怖、预警黑暗的道义责任,而不该随著狂欢的人们去吃席,甚至挑逗他们去吃席。”

文章写道,外媒将中国社交平台上“但愿人有事”、“死者受伤了吗?”、“枪没事吧?”这些荒诞不经的话攒在一起,并给出结论——他们正在赞美刺客并向安倍发送死亡愿望。作者表示,“我实在不愿承认这是中国公共舆论的平均水准。”

不过这样的论述发出后,随即又受到了另一种声音的挑战。

第三种声音:重庆网民谈日本侵华历史──我们为什么不能高兴?

一篇《安倍死了,我们为什么不可以高兴?》在安倍遇刺身亡翌日广传。该文作者提到,自己的外婆曾经历过1941年的“重庆大轰炸”,一家九口只有三人存活,对于否认日本侵华历史、参拜靖国神社的安倍晋三自己没有同情的必要。其认为,每个人都是站在各自的立场说话,并没有所谓的绝对正确的表述。

另一篇文章《这两天痛骂“中国网民”的人,要不要出来道个歉?》,则以今年1月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91岁过世,中国网民表达哀悼为例,强调中国网民并非单纯反日。

文中提到,2000年,卸任首相近10年的海部俊树,访问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期间,他敬献了花圈,并为死难者默哀。2010年4月,海部俊树再次到访南京,公开表示:“日本历史上对南京人民犯下不可原谅的错误,我要向南京人民表示深深的道歉。”

该文认为,中国网民对安倍晋三遇刺的叫好不该被强扣“劣根性”的帽子,“以前只要一有人一批评我们,公知就开始带头内省”,但现在中美关系出现波动,背景就是中国的力量在不断强大,不断接近美国。文中指出,作为一个大国,不仅仅是经济实力的提升。还伴随著全民教育、认知、是非判定能力,以及内在自信的提升。

作者认为.愈来愈多的中国网民,敢于并且积极对不同的日本首相做出不同的评价,这是一种进步,“客观来说,安倍晋三不太符合中国网民价值观中的正面标准。”文中提到,“哪怕部分评价有失偏颇,这也是我们在用我们的价值观衡量世界的一种表现。不仅公知们要习惯,外国人也要慢慢习惯。”

相关文章:安倍晋三遇刺・图辑|一代国家领袖骤然离世 日本民众献花悼念

+14

当然,中国舆论场也不仅限于这三种声音。但这三种声音的冲突和讨论足以显示“安倍遇刺身亡”舆论场并非是单一的角度,而是多元而庞杂的。

官媒《环球时报》特约评论员胡锡进就表示,中国互联网上的两拨人不妨各说各的,愿意求痛快的求痛快,愿意表同情的表同情,两边和在一起,外界看上去就是一种平衡。“中国保持自然的多元舆论生态就行。我们当然要有适当的国家形象意识,这个任务主要通过官方机构和民间友好组织,再加上一些公众人物就可以大致实现调节。”

民族主义高涨:官方态度能否扭开这个结?

不过,胡锡进也提到一项数据,认为中日民意对峙会对中日间解开历史的结有阻碍。他指出,民调显示,中国人对日本的负面看法上升到了66%,这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最高的;日本人对中国的负面看法更高,达到惊人的91%,“现在中日矛盾已经远远不仅是外交层面的了,它已经变成两国社会的相互看不顺眼,彼此的政治正确针锋相对”。

胡锡进提到,中日民意的激烈对峙对两国政府采取缓和彼此关系的措施已经形成牵制,也对两国传媒客观理性谈论对方和中日关系形成阻碍。“无论在日本还是在中国,现在冲对方说重话、狠话都更受欢迎。这非常不利于中日关系的整体改善。”

2018年10月25日,中国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中国国旗和日本国旗。(Getty Images)

而被外媒问及内地舆论“庆贺”安倍逝世时,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则给出“不予置评”的回复。他的说法虽表明网民评论不等于官方立场、更不该将此与中日关系关联起来,但客观而言,民间舆论场确实正在影响中国对外关系。

把时间往回推到2021年的东京奥运,当时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不仅限于内地社交平台,更“出征”到外国选手的Facebook、IG,民族主义抨击的对象不仅是对外也是对内。当时还未有轰轰烈烈引发关注的“大翻译运动”,但这些舆论已引发外媒和国际舆论关切。

平心而论,民众因历史等因素存在民族情绪可以理解,但在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下,催生出的“爱国网红”、“爱国KOL”,将民族主义当成流量,把爱国当做生意,用挑起骂战等方式赚取浏览量和话题性,其正当性也是需要检视的。

东京奥运中国队交出漂亮成绩单。(视觉中国)

对内撷取艺人发言、对外截图外国网民言论等“问罪”——近期张学友在香港回归25周年时拍片祝福,当中一句“香港加油”掀起波澜,也不乏这类网红的助力。其造成的断章取义、形塑中国人形象的效果,与“大翻译运动”何异?(相关阅读:回归25周年︱“歌神”张学友拍片祝福惹议被批不爱国 央视速删片

张学友尚能透过发声明的方式回应指控,但中日、中韩的一场一场网络骂战却是隔阂逐渐加深、印象固化的过程。社交平台上,激烈的言论比温和的更显眼,骂战总是更有“流量”。加上近年网络举报风气日盛,社交平台封禁帐号和删文如眨眼,官方对于涉及政治问题的公众人物(如到访靖国神社的张哲瀚)封杀处理速度加快,亦是“政治正确”之风不断蔓延的关键原因之一。

中国近年来在国际间经济、政治等影响力的崛起伴随民族自信的上升,在形塑一个“多元”中国的同时,如何不让高涨的民族主义在自媒体的流量竞逐战中被进一步放大?公共舆论空间的表达如何才能更加多元理性?是官民都需思考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