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中国防疫

撰文: 泉野
出版:更新:

在《新冠疫情的“三个没想到”》一文中,曾提到新冠肺炎从爆发至今的“三个没想到”:没想到中国在早期可以很快稳控疫情,没想到拥有先进医疗条件和资源的欧美等发达国家会造成百万人死亡,没想到作为抗疫优等生的中国会在疫情下半场遭遇巨大挑战和舆论攻讦。

具体到第三个没想到,也即“没想到作为抗疫优等生的中国会在疫情下半场遭遇巨大挑战和舆论攻讦”,时下仍然处在疫情防控关键期的上海,令外界有了更多且具体的“没想到”:没想到此轮疫情之前一直作为精准防疫模范城市的上海会到今天这个地步,没想到综合能力一直遥遥领先的上海治理能力会如此拉垮,没想到买菜难、看病难、物资配送问题在疫情的第三个年头仍然是巨大的问题,没想到不断积累的民怨民愤正在重演武汉早期的情形……

每一个“没想到”的背后,既有着事前人们对于中国防疫的美好期待和信心,也有着事后人们对问题反复上演却得不到有效解决的无奈与愤怒。不能用个别极端个案来盖棺论定上海整体的防疫局面,但也不要低估每一起事件背后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不断积累的民怨,就目前上海和中国整体的态势而言,至少有三个关键问题,有关部门必须直面:

首先,为何一边是官方明确要求的“各级医疗机构不停诊”,一边却是上海本地市民的求医无门?

4月1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相关负责人明确要求上海各级公立医疗机构原则上不停诊,尤其是急诊、发热门诊这些重点科室必须全力保障开放,其中尤其提到“在患者就诊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以等待核酸检测结果为理由来拒绝推诿,延误治疗。”要求发出至今,社交媒体上依然有不少人曝光求医无门的惨状,尤其是一些急需要救治的病患,依然被阻挡在医院门外。

2022年4月18日,上海社区市民接受新冠核酸检测。(视觉中国)

在抖音平台传播的一则短视频中,一位母亲心痛地诉说着自己女儿胸口的一个硬块得不到医治的绝望。视频显示,4月22日凌晨两点,在上海同仁医院的发热门诊,八岁的女儿裹着毯子在露天等待核酸检测报告,为的是看一下胸口的一个硬块。等待一个通宵后,当天中午等来的结果却是“什么病都看不了”,“这个孩子身上有病得不到治疗就从酒店一直踢出来”,经过几番转院和折腾,该母亲愤怒控诉道,“如果这个孩子有病死了怎么办”,“还有人管吗?”视频画面中,医生们无奈掉转头。

不是只有新冠病毒才是病,才会导致死亡,其他方面的医疗救治必须及时恢复,而且比“明确要求”更重要的是落实。从西安到吉林,再到上海,不该发生的悲剧已经太多,为何还无法得到根本改善?

其次,“动态清零”总方针之下,亦要求精准防疫,所以各地动辄顶格处理的过度防疫,是不是也是一种懒政惰政?

自疫情爆发以来,中国各地因防疫不力落马的官员不计其数,从早期荒腔走板的武汉,到一笔笔糊涂账之下封城的西安,再到今次的吉林、深圳,每一次的局部疫情爆发,必然有当地官员因防疫不力落马。这样的严厉问责是必要的,所谓“一将无能、拖累三军”,这样的严厉问责不仅在初期的武汉起到了扭转防疫局面的效果,并在后续的局部疫情爆发中发挥了威慑作用。

但反者道之动,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严厉问责制的初衷是打消官员的消极懈怠、不作为,为了保证民众生命安全和正常生活积极作为,并在不同阶段因应局势进行更精准的防疫,可在过去两年多的抗疫实践之后,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不少地方官员看来,顶格应对疫情至少不会因“防疫不力”而被问责,而精准防疫需要时间,更考验治理现代化,多数地方官员已经无暇他顾,先用顶格防疫手段证明自己在做事情,故而每每有本土确诊病例,第一反应便是封区乃至封城。

基于此,虽然中央接连警告要杜绝层层加码和一刀切,但还是屡禁不绝,由此造成的悲剧还是不断发生。要知道,过度防疫亦是一种懒政惰政,因为固守老办法也是另一种“躺平”。

疫情爆发以来,中国各地不断有官员因防疫不力落马,却鲜有人因“过度防疫”、“防疫不精准”而被问责。 (AP)

最后,“动态清零”和“与病毒共存”并不是两种非此即彼、相互对立的防疫路径,中国官方在强调“动态清零”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给“中国式”共存路线留下讨论的空间,而不是一禁了之、一封了之?

过去一段时间,中国官方加大了宣传“动态清零”防疫政策的力度,以期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同心抗疫,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必要的。但与此同时,官方亦不由分说将“与病毒共存”作为反面教材,且将一些权威医学专家有关“中国式共存”路线的探讨一禁了之、一封了之。要知道,“与病毒共存”和“动态清零”从来就不是对立的,回看人类与病毒的抗争史,很难说人类真的消灭了病毒,或者“清零”了病毒,多数情况下只是病毒的暂时离场,终究还是一种“共存态”。具体到今次的防疫,在“与病毒共存”前,只不过因为中国具备“动态清零”的主观愿望和客观条件,所以可以做的比其他国家更多罢了。

基于此,中国在“动态清零”的同时,亦需要给探讨中国式共存路线留下空间,这样的探讨,并不是要“躺平”,而是从长远计。2月28日,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在个人微博上发布两千余字长文,详细解析了“与病毒共存”与“动态清零”两种对策,并坦言中国的“动态清零”不会永远不变,在不久的将来,定会在合适的时间点,展示中国式与病毒共存的路线图。但很快,该条微博即被删除。

另外,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与另一位研究者4月6日发表在《国家科学评论》上的英文文章《关于中国在即将到来的COVID-19时代重新开放的战略》,因提到“中国需要重新开放,以使社会经济发展正常化,并适应全球的重新开放。长远来看,长期的动态清零是不可能实现的”而被全网消音。诸如此类的做法,只会加大社会层面对于防疫路线之争的想象,也会强化“讲政治”压倒“讲科学”的担忧。

目前,谁也不知道上海疫情还要多久才能迎来拐点,放眼整个中国,人们也不知道“动态清零”政策还要坚持多久、还能坚持多久。不过至少可以肯定的是,上海民众以及围观上海疫情的人们的忍耐已经逼近极限。4月22日,一则《四月之声》的短视频遭遇删除后,以各种形式在各个平台传播,这是武汉疫情之际《发哨子的人》之后又一起舆情事件。上海民众的情绪需要一个出口,中国民众需要一个对于疫情基于科学说明的预期与信心。对执政者来说,纾解民众的情绪,给予民众以信心与预期,挑战丝毫不逊色于防疫本身,事实上,这也是精准防疫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