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五中】2035远景目标即将出炉 中国能给世界另一种可能吗?

撰文: 应濯
出版:更新:

7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宣布,今年10月中共将召开十九届五中全会。与以往多次五中全会都聚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规划相比,今次五中全会除了讨论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之外,还增加了一项重要议程——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2035年远景目标的说法源自中共十九大报吿。当时,中共十九大报吿延续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的主张,将2020年明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待2020年目标达成后,中共十九大报吿将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的目标分成两个阶段来安排。其中,2020年到2035年的目标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的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此处的2035年目标,对应的是当年邓小平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三步目标。换言之,当年邓小平预估到21世纪中叶才能基本实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被提前到2035年。

2017年中共十九大会议现场,当时中共决策层提出了2035年发展目标。(资料图片)

为了突出2035年的时间节点意义,中共在确立诸多领域的发展目标时,都与2035年紧密挂钩,比如:在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出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目标是到2035年,深圳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典范,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世界领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既然如此,那么当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将2035年远景目标列为重要议程时,自然有较大概率,届时会出台一份全方位描绘2035年远景目标的文件。虽然现在外界还无法知晓内容,但从3年前中共十九大报吿对2035年目标的描述或可见一斑。

当时关于2035年的发展目标,中共十九大报吿如此写道:“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今天中国法治建设仍然不尽人意,与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存在不小落差。(VCG)

逐条分析中共十九大报吿对2035目标的描述可知,“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指向的是现时中国经济实力似强还弱,部分核心科技受制于人,创新存在不足的现实。“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指向的是人民参与公共事务程度低,权利不均衡。“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指向的是法治存在严重短板,人治色彩仍然浓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尽人意的现实。“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指向的是今天中国文化软实力严重缺乏,文宣体系僵化八股的现实。“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指向的是“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人民币”,中等收入群体数量有限,城乡发展不均衡,贫富分化严重的国情。“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指向的是多年以来社会治理“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困境。“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指向的是过去多年粗放发展过程中造成的环境破坏和污染。

上述2035目标倘若能够如期实现,中国社会的发展面貌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各方面各领域都会有大幅度进步,有望成为一个令人向往的现代化国家。相比于本世纪中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民族复兴目标,2035年目标既距离今天最近,又能从中看到数代中国人孜孜以求、不断接力的民族复兴目标的基本轮廓、基本图景。

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目标是到2035年,深圳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典范,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世界领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中新社)

放在更宏大的背景来看,倘若中国真的能在2035年基本实现经得起实践和人心检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那么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而言,无疑提供了另一种可能。自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来,带有强烈西方印记的自由主义民主方案风靡全球,占据思想市场的主导权和道德制高点,几乎垄断人类社会对于社会发展模式的选择,日裔美国学者福山(Francis Fukuyama)提出的“历史终结论”盛行一时。

后来随着自由主义民主方案频繁遭遇危机,比如在西方国家内部有2008年金融危机、英国脱欧、特朗普(Donald Trump)当选美国总统,效仿自由主义民主的中东国家出现治理危机,“阿拉伯之春”沦为恐怖主义四起的“阿拉伯之秋”,导致自由主义民主方案的公信力、号召力有所折损,不再如以往那样广受追捧。与之相对的是,不少国家开始寻求新发展模式,其中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是中国模式,连福山亦坦承:“唯一确实可与自由民主制度进行竞争的体制是所谓的‘中国模式’。”但即便如此,对于全球思想市场来说,近些年备受冲击、陷入颓势的自由主义民主方案依旧占据话语权优势,是海内外许多人心目中普世价值的具体象征。而中国模式的说法虽然流行一时,但仍然无法与自由主义民主方案相提并论。在许多人眼里,中国模式只不过暂时有效,根本难以持久,迟早会走向崩溃。

上述观点在今天中国仍然面临诸多严重问题,人治和威权色彩浓厚,“官本位”盛行的背景下是有说服力。可如果中国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明修内政,克服人治和威权的弊端,实现善政良治,到2035年发展成为一个法治、现代、公平正义、文明的国家,那些认为中国模式迟早要走向崩溃的观点自然不攻自破。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而言,这也意味着世界在西方自由主义民主方案之外,多了另一种可能。当然,现时中国距离2035年的目标依然任重道远。今后中国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唯有以极大的智慧和魄力来推进国家的改革发展,2035年目标才能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