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播出“炮击金门”纪录片 北京以史鉴今不言可喻

撰文: 荀文若
出版:更新:

5月29日,在全国人大委员长栗战书领衔召开的《反分裂国家法》15周年座谈会上,包括栗战书、国台办主任刘结一、以及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参谋长李作成等人,皆强调不放弃以“非和平手段”或“一切必要措施”达成两岸统一的目标,但也都强调这是针对“台独”份子与外国势力介入而来。
当晚,大陆官媒“央视”马上播出“一九五八炮击金门”纪录片,个中意涵颇耐人寻味。

央视于5月29日推出一系列“一九五八炮击金门”纪录片。(央视)

在该座谈会上,栗战书的发言着重“反独”,且重申“一个中国”原则以及“九二共识”,以及对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栗战书表示,一段时间以来,“台独”分裂势力误判形势,不断挑衅,严重损害两岸同胞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破坏台海和平稳定、挑战我们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底线。

栗战书还说,台独势力否定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破坏两岸关系政治基础,借香港事态歪曲污蔑“一国两制”,竭力抹黑大陆,煽动两岸对立,他强调,“台独是绝路一条,以身试法必遭严惩”。

当栗战书等人的话仍余音缭绕之时,纪录片“一九五八炮击金门”就接着播出,带给外界许多遐想。事实上,1958年的“八二三炮战”(大陆称金门炮战)是发生在该年的8月份,既不是在5月开打,今年也并非八二三炮战的重要纪念年份(非逢五、逢十),那么,大陆官媒究竟为何选在此时播出该纪录片?

要知道,“八二三炮战”自1958年开启战事后,断断续续地延续到1978年底中美建交、1979年元旦北京宣布停止炮击后才正式终止。期间经历过美国称不能容忍中共对金门马祖的炮轰、共军宣布停火一周、停火两周、到“单打双不打”、以及两岸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扭转,最后成为两岸迄今为止最后一次的大型军事冲突。

从现在的角度观之,八二三炮战爆发时正值冷战酣热时期,美国已因韩战协防台湾,当时的总统艾森豪威尔(Dwight Eisenhower)也与国民政府关系密切,反共旗帜鲜明,更是最后一位美国现任总统赴台者。可以说,当时的美中台关系与现在的三方关系有着类似但又不全然一样的画面。

例如,台美间的关系紧密,在两个时间轴内都呈现相似的状况,台湾与美国之间签署的《中美共同防御条约》与美国的反共至上、口口声声支持台湾与2016年以来美国通过各年度的《国防授权法》、《台湾旅行法》以及台湾在各项议题上紧贴着美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特朗普治下的美国与台湾关系看似密切,但台湾却仍无“实质”收获。(AP)

然而,当时大陆的综合国力不知在全球排名第几,如今则几乎已是美国之下、各国之上的第二顺位;加上近期因新冠肺炎疫情中美之间又产生许多龃龉,双方的官员彼此攻讦、美国因“港版国安法”而取消香港的特殊待遇,且要处罚相关的北京与香港官员,都使双方的关系降到谷底,纵使美国不满北京,但忌惮于大陆的实力也不能够轻举妄动。

此时北京释出“八二三炮战”纪录片,除了呼应中共官方的“反独促统”基调外,也有从八二三炮战中向外宣传“一个中国”的意涵。要知道当初不论是毛泽东或蒋介石,其实都不甚愿意金门、马祖被大陆纳归,因为这相当程度代表两岸失去了中介点、彼此的脐带因此断裂,对于坚持“一个中国”的两人来说,都是无法接受的,而对于后来鼓吹台湾放弃金马、意图制造“两个中国”现实的美国,对照今日与台湾之间的眉来眼去,亦有批判之意。

1960年6月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威尔访问台湾,并于台北会晤蒋介石。(World War II Database)

当该纪录片紧接在栗战书的对台谈话后播出,其实就知道这是北京早就安排好的对台一系列的手段。北京透过领导人的言论以及影视宣传攻势,是欲以过去的历史提醒台湾,两岸的确有可能再度发生冲突,而美国对台湾也可能仍只会像过去一样“口惠实不至”,毕竟其仍是国家利益至上,再加上大陆的实力已非吴下阿蒙,一旦冲图发生,台湾绝对是输家。当然,台湾可以忽视该纪录片,但也不应该轻忽其中的意涵,改善两岸关系,仍是民进党政府不能逃避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