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20年 两类全球化或将同时进行

撰文: 外部来稿(中国)
出版:更新:

2024年3月3-5日,世界青年大会在索契举行。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受邀在“2040年的世界”主题分论坛上发言,接受了俄罗斯会展基金会(the Roscongress Foundation)与世界市场研究院主持“世界新锐学者眼中的未来20年”项目的专访。专访内容的英文、俄方版刊发在3月7日俄罗斯瓦尔代俱乐部官网上。中文版授权《观察者网》刊发。

本文获《观察者网》授权刊载。

会展基金会:您对20年后的世界有何展望?

王文:未来总是充满著不确定性,只有极少数的伟人能准确预测未来。作为一名学者,我对未来有许多担忧,战争、饥荒、气候灾难、病毒、经济衰弱等等,然而,我仍然希望20年后的世界会更好。20年后,全球的经济水准会更高,能解决当前10亿人的贫困问题。2030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估计要推迟实现,但2043年应该能够实现。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香港01)

最重要的是,我希望,国际政治能够结束西方霸权,变得更民主、更和平、更稳定。这是相当不容易的。16世纪以来,西方霸权开始形成,在技术与经济层面带给世界增长的贡献,但从此世界变得更加西方中心主义、更加不稳定、战争频发。西方有一些学者曾讴歌战争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但我不喜欢战争。2043年的世界,希望少一些战争。在这个过程中,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是重要的和平力量。

2024年2月6日,美国福克斯新闻前主播卡尔森访问俄罗斯总统普京,成为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首次有欧美记者采访普京。(Reuters)

会展基金会:到那时不平等问题会得到解决吗?

王文:在人类历史上,不平等问题是永远存在的,但是,在2040年,不平等问题会得到前所未有的缓解。这主要源于数字革命。数字经济极大提升了交易效率,降低了劳动成本,推动社会服务的均等化。到2043年,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城市居民都能轻松点外卖、叫计程车、要求家庭服务,就像每个家庭都有专有厨师、司机、保姆那样。

但另一方面,世界会出现新的不平等。拥有更多数据与信息的人,将更有实力主导著这个世界。这是人类面临的新的不确定性。数字时代的不平等,可能是另一种范式的问题,对此,学术界的研究才刚刚开始。

会展基金会:未来二十年,全球和特定地区的生活水准和预期寿命将如何变化?

王文:200年前的人类,预期寿命只能活到40岁左右。2000年以后出生的人类,寿命都能到80岁。未来二十年,如果不爆发世界大战、大流行病和气候大灾难的话,人类的预期寿命一定会有较大提升。按目前的医疗水准,预期寿命到90岁,甚至超过100岁。按照马斯克的设想,未来二十年,脑机街口、记忆芯片的生命科技问题解决后,人类甚至能够实现永生。人类还面临著永恒的数字生命可能性。从这些层面看,未来二十年,人类生存与生活会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范式革命,超越工业文明的新文明时代将会到来。

会展基金会:一些专家认为,资本主义已经不再有用,世界正在向新体系过渡。你同意这个观点吗?如果是,什么可以取代资本主义?

王文:资本主义的确正在走到尽头。以资本为社会运行基础的国家制度面临著前所未有的困境。看看美国、欧洲的贫富悬殊、社会混乱、政治分化就可以知道,资本中心主义的路径在历史上曾有过贡献,但现在的负面效应更大。

从这个角度看,卡尔.马克思是对的,在一个半世纪前,他就曾预测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但是,世界未来的新制度应该是怎么样的,目前看可能超越马克思的想像,各国都在探索中。

中国的经验是,融合国家与市场的力量,既吸取资本的优势贡献,也要防范资本的作恶缺陷。我们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对未来的国家道路有信心,但可能未来会面临著巨大的制度之争、道路之争。某种层面上看,中美竞争,不只是国力之争,更是制度之争、道路之争。

中共近些年来越来越注重对外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华社)

会展基金会:未来信息获取方式将如何演变,信息能否成为21世纪新的“资本”?

王文:是的,未来已来。这些年,信息已经成为新的资本。全球500强的公司中,以信息科技、数字科技为特点的公司数量越来越多。在美国股市的市值总额中,所谓的“FAANG”,即Facebook、apply、amazon、Netflix、google是最受欢迎的股票,占40%以上。信息获取与生产能力,决定了未来20年的财富分配与治理方式。看看那些网红就知道,拥有1000万粉丝的人远远比拥有1000万美元的人更有影响力。无论是国家、机构或者个人,能够生产更多优质的信息,就能够更容易占有未来。

科技股市值周线图。(图片来源:Tradingview)

会展基金会:教育在塑造未来经济方面将发挥什么作用?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直接关联?

王文:教育在未来将出现一场前所未有的范式革命。学校、教授的概念都将异化。传统上学校与教授因为拥有知识与信息垄断权而占据教育甲方地位,但这种教育结构很快将被瓦解。在未来20年,许多大学都会破产,许多教育也会失业。当信息与知识变得免费,不再被垄断时,每个人都有可能因为重新组织知识、创造新知识而成为教育的经济价值创造者。

更重要的是,制造普通商品的成本不断下降,创造优质教育与知识的成本却在上升。教育与娱乐将融合。人们就像过去追求更美的食物、更好的衣服、更大的房子那样,想要享受更好的教育体验。一部好的影片、一本好的小说、一首好的歌曲,都将创造更大的经济增长。

会展基金会:您认为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向是什么?

王文:过去四百年的技术革命进程说明,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向就是解放人本身。三四百年来,机械革命、电力革命、电脑革命的逻辑,是在解放人的四肢五官,使人类跑得更快、力量更大、看得更远、听得更清。比如,电灯、汽车、手机的发明,都在解放著我们的眼睛、腿、手、耳朵等等。

未来的技术进步,主要是以智能科技为主,方向是解放我们的大脑。现在,用手机阅读、在网站购物、在街上驾车时,大脑已部分放弃了选择权,交给了数字推送。人脑与智能融合,人类变得更聪明,这是技术进步应有的方向。当然,人类有可能异化,并丧失对地球的主导权,这是另一个问题。

2024年1月24日,美国Wehead公司为旗下人工智能配备人脸,据称能保持与人的眼神交流等非语言交流。(图片来源:IC photo)

会展基金会:未来几年技术将如何影响就业市场?

王文:智能科技一定会重塑就业市场。未来的人们,将越来越少地从事农业、工业或者制造业。大量工作将会被人工智能代替,包括教授这个行业。人类将更多地从业服务业,尤其是服务生活享受为主要目标的服务业。目前,在发达国家,服务业已占有经济总量的80%以上,发展中国家从事服务业的比例还相对较低,但未来会有结构性的改善。

另一个就业变化是,信息能力将成为就业必备的技能,良好的程式设计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等,都将是年轻人必学的技巧。就像现在的年轻人,如果掌握一门外语、会开车,就有助于找到更好的工作;未来,数据能力更容易说明年轻人的就业。

会展基金会:您预计20年内全球人口会增长还是停滞?

王文:正如我刚才说的,如果没有大规模战争、气候灾难和病毒危机,20年内的全球人口肯定是增长的,甚至有可能突破100亿。现在约85亿。但很明显,人口数量的分布结构会发生变化。发达国家人口的比例将下降,未来有不少发达国家的人口将急速萎缩,比如,2043年,日本人口可能下降到1亿以下,韩国有可能将下降到4000万以下。中国目前也面临著老龄化的压力,正在失去人口第一大国的地位。但非洲、印度都在增长,很可能未来20年,非洲、印度人口都有可能会超过20亿。

为应对人口问题,内地推出三孩政策。(新华社)

会展基金会:人口趋势将如何影响全球经济?

王文:经济学一般认为,人口越多,消费越多,经济发展也会越有利。这正是人们相信非洲、印度充满著经济潜力的重要原因。但另一方面,人口推动经济发展,是传统社会时的想法。按现在的情况,如果不推行改革,不提升劳动生产率,人口多可能会成为负担。

目前年轻人口增多的非洲、印度等国家,关键是要高品质地推动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城市治理,进而才能促进经济增长。从这个角度看,非洲、印度的任务仍然很重,否则,人口便会成为经济增长的压力。

繁忙的纺织厂生产线。(视觉中国)

另一方面,人口趋势也会改变劳动力市场、消费需求、社会保障和创新等方面,进而推动下一轮的国家兴衰。

会展基金会:医疗保健的进步将如何影响经济发展?

王文:我近年来一直认为,生命科学是最热门的专业。人们对于生命的珍视,推动著医疗保健的大进步,进而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变数。在美国,医疗保健行业是新增就业最多的行业之一。医疗保健拉动设备、药品、材料等行业甚至旅游养老行业的增长。那些旅游胜地,房价总是高于一般的城市。同样,对于那些面临老龄化的国家而言,医疗保健也正在改变著经济发展结构,比如,国家更倾向于养老经济、社区改造等。在中国,养老产业2022年占GDP的8%,我估计,未来二十年,可能会提升到20%以上。

会展基金会:未来所有人都能平等获得医疗保健技术吗?

王文:未来一定会有更多国家实现全民免费医疗,毕竟,对于多数国家的人们而言,医疗保健可能是下半生最大的支出负担。目前,全球至少有10亿人没有医疗保险,这对未来人类而言,全民免费医疗是一个巨大的利好。

但另一方面,人类在短期内不可能实现医疗平等,至少20年内不可能。富人仍能够有更多资源享受医疗保健,尤其是在医美与重大疾病方面。新冠疫情就是一个明显案例,全球有统计,感染死亡的人员多数都是穷人,某种层面上看,是一场“穷人危机”。

会展基金会:资源稀缺是否是未来的一个潜在问题?

王文:“资源稀缺”在过去是一个问题,但未来不会是。1972年罗马俱乐部报告的预言恐怕要失败了。过去400年工业革命的逻辑,是对地下资源的利用,包括煤、铁矿石、石油、天然气等。过去半个世纪,不断有人在讲,煤、石油等只能开采100年,但随著技术进步,人类对资源利用出现了替代,比如,太阳能、风能对火电的替代。再过20年,人类很有可能还会进一步利用太空资源。从这一点上看,要相信人类的智能,以及对太空探索的精神。

会展基金会:人类与环境不断变化的关系将如何影响经济?

王文:这个问题涉及我最近的一篇学术论文,那就是碳中和目标的出现,正在改变国际政治经济的运行规划。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实现碳中和目标,已成为21世纪第二个十年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举措与国际政治的中心议题。170多个国家承诺要在21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应对气候变化对国际政治规则的影响,在碳中和进程中呈现出一种新的生产转型和国际秩序变迁路径。

在碳排放增量空间约束下,一个国家的国力越来越依赖于一国运用排放空间的能力和效率。在气候治理的国际共识下,碳中和引发贸易、金融、能源等领域博弈规则的“脱碳化”转变,进而引发国际秩序的变迁和重塑。

在新路径下,气候话语权也迅速成为大国话语权的核心。面对气候治理格局的复杂性,中国作为大国博弈的重要参与者,应在碳中和带来的国际挑战和竞争中挖掘转型机遇,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之间的复杂关系,探索中国特色绿色低碳发展路径。

2023年,深圳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业产值增长85.3%,全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67.9%。(微信公众号@深政观察)

会展基金会:您对未来二十年人工智能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有何预测?

王文: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基于数据算法的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极大提升了社会运行的整体发展效率,却也如“双刃剑”般带来不可测的巨大技术风险,甚至取代粮食匮乏、金融波动、经济危机、军事冲突而成为重塑未来社会运行底层逻辑的新变数。这将促进人们在技术伦理上出现前所未有的争辩与胶著。智能技术拓展人类活动的时空,但同时却出现人类劳动被逐渐取代,人类的世界控制权与主体地位可能丧失的新风险。这一点上,我同意马斯克的思考,如何规范人工智能的发展,在未来20年变得异常重要。

会展基金会:个人的角色将如何在不同领域(包括文化、经济和政治)演变?

王文:人的角色正在出现等级制的分化。多数人仍在底层生活、工作,但少数人成为地球各个行业的新领导者。过去是一个国家只有一个国王,世界只是由几个帝国与国王来掌握。现在,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国王,无论是可以分为若干个支领域的文化领域,比如电影、小说、艺术、体育,还是制造业,可分为至少500多个产业,都会出现能够在一定领域主导世界的“王”。

政治的作用仍然很大,但不像传统社会上那么重要。国际组织、跨国公司、舆论领袖等等,都在分享著政治领域的权力。世界将变得更加复杂,而个人的角色也变得更加多层化,在国际社会的等级制中的位置更加明显。

会展基金会:哪些方面在未来对富人和弱势群体都有价值?

王文:科技仍然是最有价值的,无论是富人,还是弱势群体。谁更好地运用智能科技,谁就有可能占据更有利的社会地位。那些富人如果不善于学习,同样会被淘汰。这些年,我们看到许多富人破产,原因就是没有跟上时代的潮流。相反,一些弱势群体如果能善用科技,就会实现人生的逆袭。许多草根出生的网红,在短短几年甚至几个月里,就完全改变了命运,这是科技的力量。

会展基金会:您是否预见到世界会进一步全球化,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经济分裂?

王文:全球化,肯定不会停止。但是,未来的全球化的动力和特征都会有新的变化。从动力上看,中国及其他新兴经济体会成为火车头,驱动著全球化的下一波发展。相比之下,西方国家变得更加封闭与保守。从特征上看,未来的全球化可能会出现“平行世界”的现象。西方国家用“小院高墙”限制本国高科技产品出口,最终导致非西方世界的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未来的20年,很可能是两类全球化同时进行。一类是以西方为中心的;另一类则以非西方为中心的。

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在首届进博会开幕式演讲中强调:“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有利于促进世界各国加强经贸交流合作,促进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增长,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资料照片)

会展基金会:您认为未来20年全球经济面临的主要威胁是什么?

王文:目前的全球经济正在遭受自二战结束以来最大的衰退,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都更糟糕。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全球经济平均增长是4%-4.5%;第二个十年下降到3-3.5%;而从2020年以来三年的全球经济平均增长仅仅只有2%左右,2023年也未能重新上扬。这说明全球经济已经陷入“长期停滞”了。

这主要源于三个原因:一是老龄化导致经济动能的弱化;二是科技革命的瓶颈,未能像过去那样极大拉动全球经济增长。三是各国经济金融政策的不协调。全球经济要重新振兴,大国要发挥作用,G20是很关键的平台。可怜,现在的G20似乎有点发挥不了作用。

会展基金会:未来二十年人类可能面临的主要威胁是什么?

王文:正如我上面说的,人类面临著很多威胁,气候变化产生的灾难,下一轮病毒危机以及区域战争。但是对我而言,我仍然要提醒,可能面临的最大威胁是智能科技。人工智能正在产生对人类的替代,将会导致21世纪可能是人类主导地球运行的最后一个世纪。从这个角度看,人类目前陷入了思想贫瘠,需要有更多思想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