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耗资9万亿 印度能成下一个“世界工厂”?
印度计划耗资1.2万亿美元(约9.42万亿港元)投资及改革政府机制,冀改善基建效率以图挑战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这个人口据联合国预测快将于明年超越中国的南亚大国,是否也能藉当局此一针对性的投资计划于制造业“再下一城”,吸引包括苹果、微软、三星与亚马逊在内的外资进驻,备受各界关注。
据《彭博社》(Bloomberg)3日报道,印度设立名为“大基建”(PM Gati Shakti,暂译)的计划,希望透过科技来改善基建项目,让全球企业选择印度作为国际制造业中心的目标,长远希望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根据相关计划,印度政府会设立一个有联合16个部门参与的电子平台,为投资者或企业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法,来改善设计、审批、成本估算效率等各方面。
印度商业和工业部官员Amrit Lal Meena表示,政府的任务是在不超出时间及成本的情况下实施这项计划。有分析认为,这项计划若能成事,将为该国带来优势,尤其是中国仍然坚持其清零政策,使得越来越多的国际企业开始采取“中国+1”政策,寻找其他国家进行扩张或采购,以实现业务和供应链多元化。
作为亚洲第三大经济体,印度不单拥有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也提供廉价的劳动力,同时还有大量的英语人才,只不过长期以来落后的基础设施让许多外国的投资者却步。印度企业管理顾问Anshuman Sinha表示,若要与中国竞争的唯一方法,除了国家采取行动,还有就是在成本上更具有竞争力,而这项最新的基建计划旨在让商品和印度制的零件在各地的流通变得更加容易。
过去,印度在基建效率上明显地较落后。据印度当局估算,今天约有一半基建项目延期,并有四分一超出预算。目前,大基建计划正初步监督1,300项目,当中近40%项目由于与土地征用、森林和环境等问题而被推迟,导致成本超支;而计划至今已解决422个有问题项目中的约200个。
莫迪于去年初步启动这项计划时表示,印度致力于吸引更多的投资,以发展现代化基础设施,并正采取一切措施确保计划不会遇到障碍和延误。他还提到,优良的基础设施是启动多项经济活动,以及创造大规模就业的关键,缺少这些现代基础设施,国家将不可能实现全面发展。
还野心染指半导体?
事实上,自2014年上台以来,莫迪开始推动“印度制造”计划,鼓励企业在当地生产,希望将制造业生产比例提升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5%以上,动员至少25个部门全力投入。根据当局的计划,包括电子、汽车、医药、医疗器材、重机械、电能、太阳能、食品加工、化学与纺织业等行业,均是他们目标推动的主要产业。
现时,印度也开始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举例,苹果公司近期计划开始在印度生产iPhone 14,而三星则更早于2018年在印度设立全球最大的手机工厂。有科技分析师预测,苹果这家美国巨头未来的制造业务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2025年印度将跃升为全球iPhone制造中心。原本,苹果过去10多年来一直在中国生产多数iPhone,但摩根大通上月的报告预测,到 2022年底,该公司将把全球5%的iPhone 14产量转移到印度,而后扩大当地的产能,至2025年将生产25%的iPhone。
今年4月以来,随着国际地缘政治变化、疫情封城、美国加息等因素,不少国际企业著眼在世界各地寻找更多的投资机会以分散风险,其中印度和越南更成为首选。针对这些变化,新德里政府近年提供丰厚的补贴,吸引苹果的代工厂商富士康和纬创资通大举投资。
不仅如此,鉴于全球芯片荒持续,印度也推出了100亿美元(约785亿港元)的“半导体印度计划”,划定了总面积达46万公顷的土地,以鼓励企业从中国迁厂到印度,吸引半导体厂商前往印度设厂;这还未计算包含基础建设完备的经济特区土地。印度还主动与驻印度各国使馆联系,寻求可能从中国转向、投资印度的公司。可见印度希望在制造业价值链上更上一层楼,尽早坐上世界工厂的宝座。
截至今年第三季,MSCI印度指数上升10%,相对MSCI中国指数跌23%,印股跑赢接近33个百分点,创下自2000年3月以来最大的领先幅度;在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权重攀升至第二名,仅次于中国。据彭博整合经济学家预计,截至明年3月的财政年度,印度经济将增长约7%,为中国今年增速的逾两倍。
面对国际企业想要转移中国的产业链,有专家认为印度应该要“打铁趁热”,开展广泛的结构性改革,利用这次席卷全球的地缘政治风向的改变,来重塑印度与世界的贸易关系。
“迁移一成产能需时八年”
然而,彭博补充指,想分散中国供应链需要极长时间,例如是苹果要将中国10%产能转移就需要8年时间,而目前有多达98%的iPhone在中国生产。另据全球产业总工会IndustriAll收集的数据显示,印度的制造、化工和建筑等行业的工伤死亡率最高,单单在去年当中,该国制造业每个月平均出现7宗事故,超过162人死于工伤事故。
这多少反映出,印度政府想要打造出世界工厂超越中国,除了政府计划出专门的优惠和改革方案、鼓励投资和创新外,更应重视和改革当地工厂的频繁发生的悲剧事故,免却处于绝望和弱势境地的工人不得不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印度经济咨询公司Indonomics Consulting首席经济学家Ritesh Kumar Singh表示,印度利用人口优势“已经够久了”,印度虽然劳力充足且薪资低廉,但因为相对中国仍不成熟,印度市场还没有足以撑大规模制造业的经济能力。他又补充,虽然印度近年在世界银行(World Bank)等国际组织的投资环境排名榜成功上升不少,但政府在合约期限上经常模糊其词,地方政府也经常忽略自身的契约责任,非常不利企业运作。
的确,转移制造业产能并无法一朝一夕达成。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美国公司在中国直接投资额高达900亿美元,即使考虑当前的政治环境等因素,相关的投资去年仍增加25亿美元,数字并未计及香港或其他透过避税天堂进行的投资。这或许反映了印度想要取代中国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目前仍言之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