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尔巴乔夫逝世│苏联瓦解前奏:没推翻戈尔巴乔夫的“八月政变”

撰文: 毛咏琪 伍振中
出版:更新:

导读: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又译戈巴卓夫,Mikhail Gorbachev)周二晚因病离世,享年91岁。作为苏联的末代领袖,戈尔巴乔夫被西方捧成促成和平的改革使者,90年曾获颁诺贝尔和平奖,但也被视为俄罗斯断送苏联的失败领袖。在31年前的八月,曾发生一场企图推翻戈尔巴乔夫的政变,惟失败告终。在如今的俄罗斯眼中,这场政变的失败,就是苏联之终章。

1991年8月19日,即苏联解体前四个月,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Gennadi Yanayev)突然宣布,总统戈尔巴乔夫(Mikhail Gorbachev)基于健康原因已无法履行总统职务,他将代表成立“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行使国家全部权力。

这场前后三天的政变,后人称为“八一九事件”或“八月政变”。政变最终以戈尔巴乔夫重夺政权为终结,惟这也昭示着苏联解体的前奏。

政变的导火线可以追溯至同年3月。

当时,苏联举行有关“主权国家联盟条约”的全民公投。戈尔巴乔夫提出新的条约草案,矢在赋予各个加盟共和国更多的决策权。这修改草案被苏共党内保守派认为是削弱莫斯科的权力以及苏共对各加盟国的统治力量。

因此到了8月19日,以亚纳耶夫为首的苏共保守派趁戈尔巴乔夫前往克里米亚休假的时机,在莫斯科密谋策划政变,迫令戈尔巴乔夫交出权力。

结果,改革派的时任俄罗斯总统叶利钦(Boris Yeltsin)及其支持者得知政变消息后,决定全面对抗“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号召群众上街反对政变;国防部长同时撤走莫斯科所有军队。两天后,在叶利钦等人的控制下,戈尔巴乔夫宣布重新控制了局势,将返回首都履行总统职务。

就这样,亚纳耶夫发起的政变宣告失败,历时不足三天。

政变流产,戈尔巴乔夫在两天后重获自由,返回首都莫斯科。

这次政变,原本是苏共党内保守派希望“保着”苏共的一次赌博。然而,不单只保守派赌输了,这次历史性政变亦直接加速苏共倒台的步伐。

苏共保守派成立“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夺权后,群众上街反对政变。(Wikimedia Commons)

保守派的最后反噬

政变直接揭露了当年苏联政局埋藏已久的危机,包括党内派系之间、联邦各共和国之间、近百个民族之间,以及意识形态(经济自由化与公有制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早于八十年代随着苏联经济衰落及接连的外交挫折已然成形,支离的人事制度一直待到1991年因就着“联盟条约”草案才正式公然瓦解。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积极推动经济改革,惟始终未能突破计划经济框架,经济表现一落千丈。1990年,苏联经济录得史上第一次负增长,工业生产总值比1989年下降1.5%;对外贸易额则下降12%。加上各类型日用消费品短缺,人民对于执政党愈来愈缺乏信心,莫斯科中央治理力量更形萎缩,令党内保守派对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愈趋不满。

当然,保守派更多是来自意识形态的担忧。戈尔巴乔夫除了推动经济自由化改革,还将重心放向政治改革,包括1990年3月对宪法的修改,架空了苏共对苏联社会的“领导力量”,甚至初步容许多党制的存在。自此之后,更多不同意见人士愿意发表异于过往数十年臻为主流的政论。像叶利钦这类较为激进的民主改革派人士,其现实政治影响力随即大增。

1990年,戈尔巴乔夫在赫尔辛基与时任美国总统布什(George H. W. Bush)会面。(Wikimedia Commons)

在此情况下,保守派担心苏联已偏离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指导思想。加上1990年前后中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接连发生推翻共产党政权的急剧政治变化,令苏共党内保守派更为惶恐。

这一切,令他们不惜看准时机发动政变,企图倒逆戈尔巴乔夫的执政轨迹。

可惜,民心及现实政治力量之所向,皆非迎合着苏共保守派。而政变之后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加速苏联瓦解。

虽然戈尔巴乔夫得以复辟重夺政权,但他自此也将更大的权力转移给叶利钦,包括涉及加盟国(包括俄罗斯本身)与中央之间的权力关系、执政内阁人事安排等。戈尔巴乔夫的权力因此进一步旁落至叶利钦手上。

俄罗斯联邦首任总统叶利钦。(Wikimedia Commons)

最终四个月后,12月24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总书记职务,并下令苏共中央自行解散,意味苏联瓦解之势已无法逆转。

12月25日晚,戈尔巴乔夫正式辞去苏联总统及苏联武装部队最高统帅的职务,正式让权给叶利钦。苏联随之亦告解体,分裂为十五个主权国家,也埋下如今俄罗斯与西方、前苏联国家关系各走极端,乃至当前俄乌冲突之伏线。

30载后的战争画面,为戈尔巴乔夫的诺贝尔和平奖,带来无限的讽刺。

八一九事件,无疑就是这一世界巨变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