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仁天皇“拜谒记” 揭示日本政府如何阻止日本反省历史
日本放送协会(NHK)在8月19日,日本终战纪念日不久,公开了名为“拜谒记”的交谈记录本。这部由已故宫内厅前长官田岛道治的手抄本,记录了昭和裕仁天皇对二战与投降后的真实想法。
公开的拜谒记共18册,由不同大小的记事本以日记形式写成。内里记录了613次与裕仁天皇会面,近330小时的对话记录。在田岛后人的努力下,记录得以保存过来,部分予以公开。
经专家确认,会面内容几乎无被记录在原有的官方纪录《昭和天皇实录》中,属一级史料,补充了更多不为人知,裕仁天皇的秘密。
明确表明反省战争 有退位意愿
公开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二战与投降前后,裕仁天皇的意见,及对个别人物的评价。其中的焦点,是裕仁天皇曾明确表示对战争的悔恨,和退位的意愿。
1952年《对日和平条约》正式生效,裕仁天皇在5月3日出席日本恢复独立庆祝仪式,发表演说。裕仁天皇原想在致辞中,加入对战争的反省字眼,他向田岛表示:“我感到了极大懊悔”。裕仁称希望在讲稿中加入当时他忽视了军队专横,要反省不再重蹈覆辙的字句,但遭时任首相吉田茂的反对,最终删除。
被删去的内容还包括一段写着“与列国交战、导致人命损失、国土缩小、令人陷入不安焦虑,对此遗憾之致,回顾国家史迹,悲痛悔恨”,显出裕仁天皇对战争充满懊悔。
只要国民希望便会退位
日本战败后,战胜的同盟国召开远东军事法庭,追究日本战争罪行。裕仁天皇因得到当时官员与专家的说服下,美国决定保留天皇制而未被送上法庭。裕仁天皇在当时多次表达有意退位的意思,其中提到“只要国民希望,他会毫不踌躇地退位下来”。
而在1949年,裕仁天皇再次谈到若形势容许他会考虑退位或让位,并说道要否趁机会让儿子,现成为上皇的明仁离开日本。
东京审判时才真正认识南京大屠杀
在1952年,裕仁天皇提到有关他对战争的懊悔时,表示他对两事耿耿于怀。第一是对美国及英国的宣战,第二是南京事件,即南京大屠杀。
裕仁天皇表示,当年他虽然似乎听到类似南京大屠杀的消息,但均没有人向他报告真实情况,直到战后审判才知道发生此事。裕仁对此感到非常震惊,并称感到受政府及军民全体的背叛。因此认为必须反省,才能避免事件再次发生。
专家指出从此可得悉裕仁天皇多少知道南京大屠杀的存在,但同时揭露军队没有把战争的实情禀报,可一见当时日本军人与政府的质素。
在裕仁天皇的对话中,经常提到不满军队的“下克上”情况,所谓的下克上,是指“以下犯上”,无视天皇意愿独自行动的情况。他特别提到当进入东条英机内阁时候“情况已不受控制”,对此感到懊悔不已。
再证日本政府阻止日本反省历史
不论是裕仁天皇,还是平成的明仁天皇,过去有很多研究或史料均指出,他们曾对日本发动战争感到后悔,或希望对侵略的国家表达歉意。但在官方的正式场合中,这些更富真诚的道歉均被当年的政府“删除”,拜谒记的公开,再次证实了这一点。
如近日争议最大的日韩关系中,据天皇近身侍从长入江相政的记录,裕仁天皇曾在1982年私底下说过“(日本)曾对朝鲜做过很过分的事”,对日本过去吞并朝鲜半岛感到后悔。但这些都没法在官方的对话中公开,天皇只能透过近身随从,间接表达意思。
裕仁天皇已逝,在今天除讨论裕仁应否为战争付上责任之余,应当进一步探讨当代日本政府,如何影响天皇。日本天皇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不但没实权,连发言权均被政府控制。日本政府战后极力回避对战争反省,如何影响着日本战后发展以至今天,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