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专访】罗兴亚危机1周年 无国界医生高层忧难民惨况无改善

撰文: 高紫恩
出版:更新:

缅甸罗兴亚难民危机爆发一周年,涌到孟加拉的难民仍然没有国籍,没有公民身分,展望未来返家无期。他们目前栖身于难民营,没有工作,亦难以规划下一步。
无国界医生孟加拉项目总管科勒洛沃斯(Pavlo Kolovos)接受《香港01》访问,讲述这一年的救援工作。他忆述危机爆发之初,首要任务是计算尸体数目,以找出死因。一年过去,组织在当地设立19间医疗设施和流动诊所,建立出医疗系统,不过科勒洛沃斯仍然感到忧虑,他担心难民要继续在没有前景、未来及尊严的情况下生存,“我害怕情况不会有任何改变”。

无国界医生孟加拉项目总管科勒洛沃斯(Pavlo Kolovos)接受《香港01》访问,他担心罗兴亚人在难民营的情况不会有太大改善,要继续在没有前景、未来及尊严的情况下生存。(无国界医生)

缅甸若开邦的罗兴亚人是不获承认的一群,他们在缅甸没有公民身分,仅被称作孟加拉人(Bengali)。他们与军方时有冲突,不过在2017年8月25日一场冲突触发了一轮大规模的逃亡潮

罗兴亚人武装组织“若开邦罗兴亚救世军”(ARSA)当日攻击军方的多个驻点,杀死12名军人,随即引来缅甸军队以此作借口,进行大规模报复的“清剿行动”,把他们村庄烧毁,超过70万名罗兴亚人涌入邻国孟加拉。

罗兴亚人的难民营十分简陋,仅以塑胶布和竹枝搭建。(无国界医生)

帐篷简陋 称不上屋

大批难民逃到孟加拉边境地区科克斯巴扎尔(Cox's Bazar),居于由塑胶布和竹枝搭建的帐篷,他们的容身之所根本称不上是“屋”。科勒洛沃斯指他们的住所简陋、没有上锁,而且居住密度高。

难民的居住环境恶劣,交通往来亦不方便。科勒洛沃斯表示,每一个营地有约2至4万人居住,当地除了两条大路之外,营地之间没有道路贯穿,仅有小径连接。若有小孩生病了,父母要由山上的“屋”徙步寻找医疗设施,抵达后又要排长龙等候治疗,这些环境限制都影响到难民能否得到医疗援助。

当雨季来临时,难民营的道路都被浸没。(Simon Ming/无国界医生)

初到前线首要任务:点算尸体

科勒洛沃斯忆起危机爆发之初,他与救援团队讨论首要的工作,其中一项就是计算尸体数目,找出难民的死因,才能“对症下药”。他们先设立医疗站,以及提供初步医护服务,然后再设立了5间医院,诊治转介个案、治疗麻疹等病症、以及专注于疾病爆发应变工作。

他说,在救援期间要不断考虑优先处理事项,并且要竭力了解情况,以及与人道救援、政府与国际组织,找出最需要医疗服务的病人。

数十万人栖身于过度挤拥及卫生环境欠佳的环境,科勒洛沃斯说气管疾病、皮肤疾病以及腹泻等最为普遍,“腹泻一直是我们在难民营中所见到其中一个最大的医疗问题”。他指患有严重腹泻病人若未能及时得到治疗,很快就会死亡。除此之外,无国界医生又为难民接种疫苗,以助预防霍乱和麻疹爆发,并遏止白喉疫症蔓延。

腹泻一直是我们在难民营中所见到其中一个最大的医疗问题。
科勒洛沃斯
罗兴亚难民危机于2017年8月爆发,有超过70.6万名罗兴亚人涌入邻国孟加拉,他们居住环境挤迫。(Pablo Tosco/Angular/无国界医生)

担心难民前路茫茫

这场危机已经长达一周年,科勒洛沃斯担心目前的情况不会有任何改变,他由2016年开始担任孟加拉项目总管,与他首次到营地视察作对比,“今日的‘房屋’没有太大改善”。

他指并非担心难民会有火灾等即时的生命威胁,不过却忧虑他们会继续在没有前景、未来的情况下生存,“他们的尊严被夺去,没有地位,亦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