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圆低处未算低 安倍经济成图腾 炒外币皆“蚀底”|陆庭龙专访
美元汇率独领风骚,强势廿年不见,港元亦跟随“水涨船高”,不少港人都趁港元呈强买外汇投资。不过,鸿鹄资产管理行政总裁及首席投资总监陆庭龙接受《香港01》专访时直指,料美元在“加息光环”下持续升值,现时投资外币“蚀底”!一众外币之中,他对日圆走势最为看淡,原因和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事件有关,料日圆“低处未算低”,仍有机会再刷低位,兑美元低见150,即每百港股兑日圆低见5.2,潜在跌幅达到10%。
美元独领风骚 外币投资“有蚀无赚”
美元今年走势全球最强,衡量美元兑欧元及日圆等其余六种货币的美元指数,今年至今升幅超过10%,最高见109,创2002年来最高。在联系汇率制度,美金走强亦带动港币走高,因此兑换外币不时成港人投资热话。
但陆庭龙提醒本港投资者:“用港元买外币赢钱机会渺茫,徒劳无功,盏攞黎蚀!”他解释指,美元强势尚未告一段落,环球主要央行中,美国加息幅度“遥遥领先”,较欧洲及英国等更快,息差持续扩阔,是美元升势的强力支撑。相较之下,所有非美货币都会继续弱势。
环顾多种货币,日圆可谓是港人最喜欢兑换来旅行消费的一种。特别是今年日圆兑港元,跌穿六算,日圆兑美元亦一度跌至140创逾二十年低,不少港人趁低入手。不过,陆庭龙对日圆的走势相当看淡,认为仍有机会再创新低。
虽然日圆一直被视为避险货币,不过今年以来在俄乌战争、台海冲突等地缘政治局势下,却见日圆每下愈况,未有避险需求支持,事出有因。陆庭龙认为,当环球政局、金融市场变得动荡时,在综合国力及军事力量的考量下,避险资金仍会流向美国为主,日圆持续呈弱。
停量宽属“自杀式行为” 日本宁“牺牲汇率”
与此同时,日圆的弱势,主宰因素是日本央行坚持量化宽松,继续奉行安倍经济学所致。与欧美开始加息“收水”截然不同,现时日本央行持续终极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即通过“印钞”,借以购买政府及企业债券等资产,增加货币流通量,进而刺激银行借贷,以达到重振经济的作用。不过政策副作用,正是日圆“跌跌不休”。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于上月不幸遇刺身亡,以其命名的安倍经济学会否转变,左右日圆走势。陆庭龙相信,现任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会继续发挥安倍经济学,因为他过去一直以来,都是安倍经济学的支持者,近日亦重申量宽政策不变。
他解释指:“安倍晋三遇刺离世,安倍经济学已成日本‘图腾’,相信日央行不会轻易作出改变,反而会更加坚持推动宽松货币政策。”
料日圆跌穿150元水平
虽然日本量化宽松的成效一直备受质疑,不过陆庭龙认为,事到如今日本根本“无得拣”!因为和其他主要央行比较,日本央行的量宽政策更为进取,除了购买国债,更持有大量股票、ETF等,几乎整个日本资本市场的投资产品亦有涉猎。
一旦央行停止量化宽松,国内亦没有其他私人投资公司,有能力填补央行的买债额度。与此同时,停止量宽会令股价大跌,导致资产价格损失,国内股民投资失利。他强调,若停止量宽令资本市场急挫,政治上属“自杀式行为”,国民将埋怨政府所引致的损失,政府亦会因而丧失民心,因此只得两害取其轻,“牺牲汇率”保经济。
对于日圆走势,陆庭龙“睇得好淡”。他认为若日本货币政策维持不变,而环球通胀继续上升的话,日圆将“跌跌不休”。他预料,日圆兑每美元将再创低位,跌穿150元水平。
欧元兑美元 未来将再穿一算
日圆以外,另一种大幅贬值的主要货币,当属欧元,两种货币可谓是“难兄难弟”,今年至今贬值幅度双双超过10%。
其中,欧元兑美元今年一度跌穿“一算”的平价水平,为二十年来首次;近日欧洲央行加入加息行列,而且幅度是半厘,标志欧洲长达八年的负利率时代,正式划上句号,刺激欧元兑美元一度轻微回升,重上1.03水平。
不过,对于欧元是否见底,陆庭龙认为若美国联储局持续加息,则美元强势而欧元疲弱难以扭转,并估计欧元兑美元,未来仍将再次跌穿一算。他解释指,欧洲央行对货币政策决定非常保守,一直对今年美国联储局进入加息周期持观望态度;加上欧盟成员国众多,处理利益冲突并达到加息共识需时,导致相关决策时间过长,终令其加息决定及幅度,大幅落后美国,即使欧洲央行近日加息,亦未能收窄欧元及美元的息差,欧元因而疲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