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展|教大校长张仁良谈对内地印象 冀港青多了解以得多一个选择
教育大学校长张仁良今日(23日) 出席书展中的青协“阅读大学问”大学校长分享会,席上他除了分享阅读心得及秘诀外,亦大谈自己对内地印象的转变,希望香港年青人可以多认识中国,让自己多一个选择,并提及教大“三法教育”的进展,期望延伸至初中。
80年代回乡:感觉与香港相差很远
张仁良分享会提及母亲是顺德人,看到她每次回乡都身穿5至6件衣服,背上担挑运送物资予内地家人,直言自己不能受苦和十分抗拒回乡。他回想首次到内地是1979年的某个节日假期,为大学生的他经旅行社应征旅行团领队,经罗湖过关排足5至6小时队,“ 连厕所都冇得去”,又指当时内地人外表扑素“好乡村感觉”。
张仁良表示其后到内地是1981年及1984年,内地让他感觉与香港相差很远。他分享当时购买可乐是需要用外汇券,再到港澳同胞游客区的华侨商店才能购买,内地人如没有外汇券是不能够买到进口货品,“食饭都要粮票㗎,冇粮票嘅话,人民币嘅话都未必畀你食到饭”,认为今日今日内地有相当大的转变。
倡多认识中国:识多啲嘢唔需要抗拒
张仁良对内地印象好转是1984年起,指主要因为对内地增加了解。他提到上月到过南海及佛山,指交通便利,更形容部分二三线城市发展得好像中环,亦指出一个地方发展迅速,代表机会很多。他又表示香港是700万人市场,而整个大湾区拥有7,000万人,人口足足是香港十倍。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他认为内地有地有人有市场,香港则有金融市场有科技,大家可以互补长短。
同时张仁良希望香港年轻人可以多认识中国,指“识多啲嘢唔需要抗拒”,又指香港是自由社会,认为年轻人喜欢与否是个人选择“无咩所谓”。不过,他称多加认识是多一个选择,称“多一个option(选择)好过少一个option(选择)”。
教大“三法教育”已完成小学教材 教学生中港护照分别
在会后有记者问及教大“三法教育”,涵盖《宪法》、《基本法》及《香港国安法》。张仁良表示教材由2021年底至2022年初起开始筹备,用一些方法将基本法及国安教育成为一套完整的教材,循序渐进方式让小学生了解一国两制,并将教材有趣化,如运用动漫形式表达。该教材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例子,让小学生了解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有什么特别,譬如香港护照是蓝色,而国内护照则是红色,会解释两种护照的分别, 又或者香港为什么用港币等例子,张仁良称“呢啲都系一啲事实嚟,俾啲小朋友早啲知道事实有何不可”。
张仁良又指,筹备至今已完成小一至小六的教材,包括有工作纸、读本,动漫、练习簿等,予老师自由拣选。至于如何教导学生国安法及基本法,他表示由老师决定,但最起码有一套完整教材选择,而他们的角色只是义务顾问。他亦期望将“三法教育”延续至初中,将 一些概念渗入科目,例如经济科可提及当中有什么条例让香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此外, 被问到即将退休的打算,张仁良指现时先要完成最大的搬屋项目,有过千本书正等待印刷并送到图书馆, 完成项目后再作打算,又笑言退休后“只要钟意做嘅做,唔钟意嘅唔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