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与阶级・用一对高跟鞋便能略知一二
虽然没有高跟鞋瘾,但当然只可列作小数个案看待,因为街上身穿高跟鞋的女士几乎随处可见,向来既有高贵的象征,又能突显女性体态的线条美,教人如何不坠入爱河。然而翻看历史,对于高跟鞋的出现与普及化虽然也有各种广义之说法,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无论谈及古希腊的厚底凉鞋;法国王后Marie Antoinette的贵族高跟鞋款;还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当时所推崇的高跟红底鞋,它们彼此也有一个共通点,就是同属权力与阶级的象征,鞋子的高度绝对能体现出上流社会最显著的方式⋯⋯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土,文明的变迁与发展,过去人类也自各孕育出形状设计多样化的高跟鞋,设计也绝不逊色于当代鞋履工艺。但若然在这里由头到尾为大家引经据典地陈述一遍高跟鞋之演变过程,倒不如抽取当中最有趣的鞋履款式为大家作出分享。
共同诞生于罗马与希腊的Kothorni
这对几乎全用以木质而制成的高跟凉鞋被称之为“kothorni”,又名为“buskins”。它早就出现于公元前200年的古罗马与古希腊文明之中,当时的剧场演员会身穿这对凉鞋作以辨别剧中主角与配角(当然主角才方可穿上)。更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古罗马社会对于性行业是持开放态度,完全合法,凉鞋更与此行业息息相关,如女士们身穿这对鞋子,就会有被视为娼妓的喑示于其中,以方便外人知道,从而更客易招徕客人。
印度代代相传的Paduka
不敢说“Paduka”鞋子的重量是世界之最,但这对发迹于印度1800-1900年间,由银、金、镀金铜、木头等材料混合而成的华丽露趾凉鞋,单单观察其外观,已领略它的重量已非为常人能驾驭得到,亦绝非一般的印度日常凉鞋。“Paduka”其实是当地家族世代相传的宝物,它如同女性出嫁时的嫁妆般,新婚时会赠给新娘,不但有奢华的象征,其高度更能令新娘于庆典中突围而出,有利成为全场焦点,是众多嫁妆之中最富意义的家传之宝,往往一代接一代的传承下去。
Chopines横跨历史三大世纪
比起上文两款鞋子,Chopines(以木与水松为主要材料)这双鞋子无疑较为多人熟悉,皆因在历史上,它的的确确横跨了整个15至17世纪的西班牙与威尼斯,深受人们爱戴也当然有当中的原因,据说当时的路面还未有混凝土或水泥铺盖,地面非常肮脏,当地人为了避免沾污身穿的裙子及鞋子,每每倾向把鞋底造高,最高可达30英寸。最初的Chopines只限于套在鞋子的外在,以作保护鞋身之用,久而久之却慢慢演变至一种时髦的鞋款,也是上流社会的象征,如Chopines的高度愈高,亦明示了你在社会的地位同样高不可攀,当地位崇高的名门望族穿上Chopines时,更需要仆人或手杖支撑自己。除了有高度之分,鞋面的精致刺绣、天鹅绒、珠宝亦是能辨别出社会阶级之高低,总之鞋身愈是秀丽,地位就更显得高人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