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 for High Heels:从男性气息到女性韵味 男女通杀的高跟鞋
想深一层,高跟鞋其实是男女通杀的时装单品,女生爱其修饰腿部线条、改变身材比例的错视效果;男生则爱其为女生增添性感、诱惑的味道。你可知道,高跟鞋一开始并非女生配饰,而是男生专属的战争鞋履?又从何时开始,高跟鞋的男性气息会“变性”成女性韵味?
曾经有法国社会学家做过研究,指出穿上高跟鞋的女生在街上更容易得到男性的帮助,在夜店也会更快被男生搭讪,足以证明高跟鞋对男生不可抗拒的魅力。这种性别/性欲象征甚至一度引起女性主义者对高跟鞋的蔑视,认为这是让女性举步维艰的“歧视设计”;而高跟鞋广告更是物化女性的帮凶。当然,第三波女性主义者(Third Wave Feminism)中亦出现过所谓“口红女性主义”(Lipstick Feminism)的流派,认为女性可以选择拥抱女性气质,同时争取性别上的公平,Emma Watson正是当中代表。
男性高跟鞋的历史
但追本溯源,首次在历史上出现的高跟鞋其实为男人而设,展现的除了是刚强的男性气势,也是为了实用。《一物》作家庄纳也曾细说,指高跟鞋本身是为了骑士稳定站在马上战斗的工具鞋;但高跟鞋传至法国皇室贵族手中,却成为时尚单品,用以展示奢侈和养尊处优的生活。最典型的非路易十四莫属,一双红色高跟鞋只有他有资格穿着,其余与其“撞鞋”者一律斩首。如此,高跟鞋便成为权力欲和穷奢极侈的象征。
女性高跟鞋的魅力
从17世纪男性因动作不便而放弃高跟鞋起,女性贵族便承接这种纯粹装饰的鞋履,并视之为潮流及高贵的代名词——当时的平民女性常年上山下乡照顾家庭,怎会穿如此阻碍活动的鞋子?这种时尚一直到二次世界大战后才逐渐开放,在一般民众之中流行起来。又因高跟鞋这种改善身体比例、修饰腿部线条的功能,高跟鞋广告都把焦点放在女性的双腿上,间接把高跟鞋与恋脚癖(Foot Fetish)扯上关系,也将性欲与物欲连接。
女王高跟鞋,女权的反扑?
在女性主义的影响下,高跟鞋逐渐在男性凝视下反攻,成为女生的武装。不少高跟鞋设计不再强调男性的喜好和身材的修饰,反而强调夸张、具攻击性的造型,作为赋权(empowerment)的象征,最典型的绝对是Alexander McQueen 2010年春夏季“Plato's Atlantis”系列的异性高跟鞋。高跟鞋广告中亦出现不少“权力关系对倒”的有趣概念,像Giuseppe Zanotti 2010年春夏季的广告大片中,男模特儿被穿着高跟鞋的女生踩在头上;或像Tom Ford 2017年秋冬季中,男模特儿把高跟鞋跟含在嘴里,充满口交意象。
Alexander McQueen 2010年春夏季“Plato's Atlantis”系列:
延伸阅读:恋鞋癖那份至死不渝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