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保育】非洲保育团体:大象须要香港人伸出援手
今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高峰会,国际焦点集中在极具争议的大象保育提案上。两南非国家提出放宽非洲象牙贸易条件提案,而肯尼亚与其他缔约国一同建议将所有非洲象列入CITES附录I中--公约以分级制及许可证制度管制野生动植物贸易,附录I的物种禁止在国际间交易;附录II则管制交易情况,避免影响物种存续。
提案引起保育界热议,其中国际环保团体世界自然基金会(WWF International)反对所有提案(详见另稿:两非洲国家促放宽象牙贸易 CITES护象提案惹争议),从非洲远道来港的非洲生野保育基金(African Wildlife Foundation,AWF)主席亦同意,三个议案都不可取,他更分享在非法从事保育的艰辛点滴。
到底非洲象的命运何去何从?
非洲象未达附录I标准?
对于将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南非以及津巴布韦的非洲象由附录II转为附录I的提案,国际WWF表示不予支持,原因之一是现时这些地区的非洲象数量,未达附录I的要求,如勉强执行则会破坏公约的公信力。
另外,如建议获得通过,WWF担心会意外放宽象牙贸易之门。由于物种更改附录等级时,将会给予缔约国一段时间,递交申请是否履行更新后的公约内容,部份国家有可能因此退出协议。
而根据CITES,现时所有非洲象牙都禁止国际间商业贸易,WWF认为通过建议也无助进一步加强禁止贸易。与此同时,WWF强调亦不赞成由津巴布韦及纳米比亚的建议,并会游说两国放弃提案,因为重开象牙贸易之门的机会微乎其微。
但有保育团体质疑,同样是非洲象,为何现时却以国界而非生物群种来划分其保护级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 会议在南非举行期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UCN)于会议中公布全球非洲大象数目暴跌只剩415,000。对比起2006年,2015年非洲大象数目,由111,000只大幅下跌至415,000只。
香港仍有售象牙制品
于非洲从事多年保育的团体AWF,主席Patrick Bergin指AWF亦反对将现时附录II中的非洲象列入附录I,原因部份与WWF相同,即大象数量未达至纳入附录I的标准。此外,他认为禁止国内贩卖象牙更为治本。“中国政府与香港宣布加强管制象牙贸易,我非常高兴。但我刚才午膳时,途经中上环的荷里活道,见到仍有不少古董店铺出售象牙制品,希望香港政府能尽快落实规管。”。
目前非洲大象数量约为45万至50万只,每年被杀害并遭盗取象牙的大象约3至4万只。2007至2014年,约有三分一的非洲大象遭到盗猎。在中国,象牙的每公斤售价可高达1100美元(约8580港元)。
中上环的荷里活道,见到仍有不少古董店铺出售象牙制品,希望香港政府能尽快落实规管。
促禁止本地买卖
象牙的国际贸易于1989年禁止,然而在美国、英国、中国等国家,其存货仍获准许出售。早前香港数个NGO机构共同召开记者会,指香港已沦为走私和漂白血象牙的枢纽,要求政府尽快落实全面禁止本地买卖。
Patrick同样认为禁止国内贸易非常重要。“我认为真正的战场不在CITES高峰会上,而是在香港、中国这些出售象牙制品的地方。不论存货还是来历不明的象牙,在本地全面禁止买卖,对打击象牙贸易更为有效。”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部份会员国及保育组织,于今年9月10日在夏威夷举行会议,建议禁止象牙国内交易。决议获217会员国及其所属1000个保育组织支持,但日本、纳米比亚、南非在内的部分国家称,境内象牙交易宜管不宜禁。决议不具法律约束力,但保育人士希望可借此促使各国禁止境内交易;而该次会议更首次要求世界各国关闭境内合法象牙市场,标志着保育大象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非洲,保护大象的措施都所费不菲。另一濒危动物犀牛的保育措更加严谨,需要24小时轮班看守,守卫队更要荷枪实弹。当地看守犀牛的人有也慨叹,宁愿由其他人来接管犀牛,因为保育费实在太高昂了。
非洲保育血与泪
要有效地保育大象,Patrick认为要靠三方面努力,首要免避大象遭猎杀,例如为守护大象的团体提供经济支援以聘请护卫员,以及技术援助如添置追寻大象的仪器等。“在非洲,保护大象的措施都所费不菲。除了大象,另一濒危动物犀牛的保育措更加严谨,全球野生犀牛只余下约2万5千头,需要24小时轮班看守,守卫队更要荷枪实弹。当地看守犀牛的人有时也慨叹,宁愿由其他人来接管犀牛,因为保育费实在太高昂了。”Patrick模仿当地守卫队语气感慨地说。
下一步就是堵截走私,除呼吁运输业界禁运象牙外,Patrick指小规模的堵截亦同样重要。“我们与乌干达、坦桑尼亚的野生救援组织,训练了一批追辑走私象牙的工作犬,牠们驻守于机场、码头等,去年成功堵截38宗走私。最后就是加强教育,AWF的工作多为面向公众,没有需求就没有非法盗猎。早前中国表明会支持禁止象牙贸易,而我远赴亚洲,便是为了传达非洲大象实在须要大家伸出援手的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