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保育】两非洲国家促放宽象牙贸易 CITES护象提案惹争议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第17届缔约国大会, 正式于上周六(9月24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今届会议中有超过500个有关动植物保护的提案或修订,而国际焦点则集中在最具争议的保护大象提案上,当中有国家呈交2个放宽非洲象贸易的提案,但亦有缔约团体倡议应加强保护,建议将所有非洲象列入CITES附录I中。
同是非洲象 两种保护级别
非洲现约余下40万只大象,但每年的非法盗猎约夺去3至4万只大象的生命。非洲象在CITES中划分成两个级别,生活在东非、中非、西非的非洲象被列入附录I,而在南非如津巴布韦、博茨瓦纳和纳米比亚的非洲象,则在附录II内。附录I内的物种及其身体部份,均一律禁止商业贸易;附录II则管制交易情况,避免影响物种存续。
今届有29个非洲国家赞成将所有在非洲大陆上的大象列入附录I,议案由肯尼亚、尼日利亚等国提出;但纳米比亚和津巴布韦两国合共提出2个议案,建议在现时附录II名单中,剔除有关在纳米比亚和津巴布韦非洲象种群的注释,意味着放宽象牙贸易。
三个议案均引起极大争议,有国家及团体支持加强现有的保护措施,但部份欧盟成员国如西班牙、比利时、奥地利等则反对。据《国家地理杂志》报道,CITES的西班牙议会代表指,南非等国已努力保护大象,“将其地区内的非洲象列入附录I,是对他们的努力的一种惩罚而非奖励,我认为是错误的。”
然而,国际环保团体世界自然基金会(WWF International)则反对所有提案,并列出三个原因说明全部提案均无助保育大象。(详见另稿:【濒危保育】非洲保育团体:大象需要香港人伸出援手)
象牙贸易下降或是假象
CITES秘书处同样对三个提案有所保留,秘书处担心由肯尼亚提出的议案一旦通过,津巴布韦等国会申请豁免并恢复无管制的交易。秘书处指非法盗猎象牙有所减少;不过,CITES辖下的野生动植物监察组织“Traffic”所管理的“大象贸易讯息系统”(ETIS)(该系统拥有全球最完整及全面大象贸易数据)显示,象牙贸易有下降趋势的说法未必真确。
Traffic代表Richard Thomas接受英国传媒BBC访问时更指,现时于CITES议会上使用有关象牙贸易的数据资料,呈现的下降趋势可能只是假象。“2014年象牙交易的数字看似有下跌,但2015年的数字显示回复到与2012及13年相若,这实在令人沮丧。不过,我们不能确定就非法捕猎而言,该如何解读这组数字(编按:因为当中或包含2015年前非法捕猎的象牙);但通常来说,当象牙贸易数字上升,则代表了非法捕猎增多。”Richard Thomas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