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科技.三】北上深圳的人:哪有机会往哪闯
汪家全一毕业就在深圳一家大型科技公司从事音频策划的工作,至今已有一年半多。从北京电影学院影视声音设计专业毕业以后,他曾考虑回香港工作,但本地公司大多不理睬他。汪家全喜欢玩电子游戏,无奈香港的游戏开发行业不是很发达。大学暑假期间,他曾向香港一些影视工作室(studio)查询,希望寻找实习工作,但都吃了闭门羹,于是也就闲着,没有做其他实习。对一毕业就能进入大型科企,他说自己很幸运,更大赞大学修读的内容很专业。
撰文:张梦莹
读中学时,汪家全喜欢电影,尤其是具美式英雄主义的电影,如《第一滴血》和《洛奇》。在DSE考试失败后,他放弃重考,选择了内地院校对港澳生的招生考试,幸运地考取了内地电影专业方面首屈一指的院校——北京电影学院。刚进去的时候,他并不适应,他没想过这科看起来偏艺术性的专业,学的会是如何把艺术和技术结合,不单要学习制作音频的软件,还要学习电路、数学等一系列知识。就这样读了四年,直到进入公司后,他才发现学校的专业训练真的很扎实。
用户需求是很多互联网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汪家全表示,公司对员工的要求不低,他要不停学习符合用户需求的审美观,也就是要了解现在流行一些什么类型、什么风格的音乐,以及它们用什么方式制作,只有了解这些东西,才可以制作出大众喜欢聆听的音乐。在公司内,员工必须不断增值,公司有公开课程供员工学习,员工自身也要持续进修专业知识。
“公司内部有竞争的‘赛马机制’,员工和员工之间会有一个竞争关系,会有KPI(关键绩效指标),会要求你不断学习,你要赢过其他员工。”汪家全说。
汪家全现时住在深圳,还养了一只猫。像他这样的外籍工作人员不但可获深圳市政府提供的税务减免,还可与内地毕业生一样领取住房补贴。对他这种喜欢游戏、想从事相关行业的年轻人来说,深圳很有吸引力,虽然只工作了一年多,但汪家全经常会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大学所学的知识完全符合工作需要,且大型科企开出的薪水不俗,还有稳定的晋升机会;反观香港,不但没有同类的工作,薪酬上亦不见得有优势,种种因素影响下,他只好选择北上。
众多科技巨企进驻,的确是深圳的一大吸引力,若汪家全不是在大型科企工作,或许会有不同感受。廖诗飏便指出,在工资方面,深圳对香港应届毕业生的吸引力其实不大,一般科技公司开出的月薪约在1.4至1.5万元人民币,与香港相差不大,“为什么要山长水远跑到深圳去拿这个人工?”
廖诗飏续指,反而是高职位人才会被深圳所吸引,他有一些指导研发实验室或在科技公司做技术总监的朋友,他们在香港都有一个“薪酬天花板”,较难获得与年资、能力相对应的报酬。深圳在这方面则有较多机会,企业愿意花钱聘用高端人才之余,政府给予的奖励亦颇为吸引, 廖诗飏便参与了深圳的“孔雀计划”。
“孔雀计划”是深圳市政府在2011年推出的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主要针对高新技术人才,分为ABC三个层次,各有不同的量化标准,如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为A类人才,国际先进、国内顶尖水平的为B类人才;每个层次对应不同的奖励金额,像最顶尖的A类人才可获300万元人民币;三类人才都可获最长三年、每月最高一万元人民币的住房补贴,亦可享受税务优惠,当然,境外人才须与工作单位签订一年以上的聘用合同。
除了“孔雀计划”之外,深圳各区为吸引人才,还各自推出了奖励补贴计划,比如龙岗区便向“创新创业杰出人才”提供每人100万元人民币的工作经费资助和600万元人民币的奖励补贴。
可以说,深圳市政府对高端人才出手非常阔绰,暂且不论一般人很难企及的“孔雀计划”及其他优势人才计划,就算是对落户当地的内地应届毕业生,深圳市政府也给予博士3万元人民币、硕士2.5万元人民币、本科1.5万元人民币的一次性补贴,大有将所有人才吸引进来的势头。
港大学理工科“真空”
相比起大手笔吸纳人才的深圳,不断强调要发展创科的香港可说人才欠奉,黄锦辉指背后有历史原因:“制造业北移后,香港有十多二十年以服务业为主,很多大学生都偏向选读商科或与服务性行业相关的科目,相比之下,理工科是有点‘真空的’。突然之间说要做创新科技产业,自然会不够人才,不够人做事。”
创科人才不足,最根本的解决方法是培养本地人才,可是,香港产业结构单一,影响着本地人才的培训。黄锦辉教导的研究生便是以非本地学生为主,这很大程度源于本地生担心毕业后难以找到工作,因而不愿进修科研有关学位。当然,非本地人才亦可为一地的创科发展作出贡献,美国矽谷便有为数不少的中国人和印度人,但对创新人才而言,哪里有机会,就往哪里发展,黄锦辉直言自己的学生便是如此。
于是,一切似乎又陷入了“死循环”——香港因为缺乏工作机会,留不住创科人才;又因为缺少创科人才,于是难以孕育大型创科企业,亦无法吸引大型科企进驻,导致香港缺乏与创科相关的工作机会。
推动STEM教育无疑是从根本上解开死结的办法,但教育是一项长期工作,难以快速见效。黄锦辉认为,在中间这段人才不足的空档期,香港只能“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大力推动STEM教育,另一方面从海外引进专才。可是,聘请海外专才所需的时间、金钱成本较高,初创企业一般难以负担,而香港本地有能力提供优厚条件聘请海外专才的科技公司亦不多,还要面对邻近其他城市的竞争。
更甚的是,香港在这方面似乎看不到有任何优势,以深圳和广州为例,两地投放的研究基金比香港多,在人才计划上的付出亦比香港多,当邻近城市出手如此阔绰,香港的人才计划便难有吸引力。以香港政府在2018年6月推出的“科技人才入境计划”为例,该计划向科技园及数码港租户提供海外和内地专才配额,首年有1,000个名额,惟截至去年10月,创新科技署仅批出了291个配额,不足目标的三分之一。
人才多样化吸引投资者
除了政府扶持外,私人投资者亦对一地的创科发展有重要影响。林乐儿在日资私募基金公司的香港分公司工作,能近距离接触本地的初创企业,并了解它们的情况。她说,公司以往较多投资于本土的传统行业,但近年在创科上的投入愈来愈多,公司作投资决定时又较为看重对方的市场潜力和定位目标,还有团队的执行能力,而团队的能力很大程度取决于内里的人才是否多样化。
虽然公司设在香港,但林乐儿指出,内地市场潜力始终较香港大,因而会考察不少研发人工智能或大数据的深圳初创企业。比较之下,她认为深圳从事相关研究的人才较多,成本因而相对较低,以建立一个网络平台为例,在香港可能要花30万元,但深圳可能只需10万元,背后原因在于深圳有庞大的人才支撑,由最基础的写代码到较专业的构建网络工程均较香港容易找到,因而能压低成本,同时让团队的执行能力更有保证。
深圳的创科环境无疑较香港优越,但很多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出于情感或其他因素的考虑,未必会一股脑冲上深圳去发展,不少人仍选择留在香港,或深港两边走,他们又怎样看两城之间的微妙关系?继续阅读:【创新科技.四】留守本土的人:是否要跑赢深圳?
相关文章:
上文节录自第204期《香港01》周报(2020年3月9日)《北上深圳的人:哪有机会往哪闯》。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香港01》周报于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