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通车】港商信“路通财通”涌商机:免却员工北上塞车烦恼

撰文: 潘嘉宝 黄伟伦
出版:更新:

有经常往返中港两地的本地商人直言,高铁有“准时、准班、准点”等三大优点,可以无延误地到达目的地,日后会视高铁为穿梭大湾区的首选,并且认为“路通财通”,商机在通车后就自然会出现。特首林郑月娥在高铁开通前夕接受新华社专访时也指出,高铁将使香港市民更方便地往返内地。

林郑月娥表示高铁令香港市民更方便地往返内地。(林若勤摄)

施清咸是本地珠宝公司“大新珠宝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平均每一至两周就会乘坐中港牌私家车,到广东省广州市区、番禺、茂名等地处理公务,不过随着高铁香港段开通,他直言会改变前往内地的方式,“高铁将是前往大湾区内其他城市的首选”。他的厂房设于番禺,与高铁广州南站相距大约15分钟车程,施清咸现时乘车由香港前往厂房,平均需约3小时。高铁开通后,他若于西九龙站乘坐直达广州南站的列车,连同约45分钟的清关手续,2小时内就可到达目的地。

现时如果经陆路由香港前往广州一带,一般都会经过位于东莞的虎门大桥,不过该桥经常受塞车影响,去年“十一黄金周”时,便出现堵车逾7小时的情况。施清咸表示,虽然网上可即时观看虎门大桥的交通状况,但陆路交通始终有较多不稳定因素,自己以往乘坐中港私家车到厂房,曾受大桥挤塞影响,以致迟到逾两小时。他强调,迟到对经商影响非常大,“可能令商业会议取消或延误,甚至令生意告吹。”

有港商直言高铁香港段开通会改变前往内地的方式。(资料图片/罗君豪摄)

除了陆路交通易受塞车影响,内地航班不时出现延误,令施清咸更加认为高铁是交通工具首选。他说,受航空管制或其他因素影响,每次乘坐飞机到内地都不能准时到达,“坐10次飞机,10次航班都有delayed(延误)情况。”他忆述,过往曾坐飞机到湛江,再乘车到茂名处理公务,但原本大约下午5时出发的航班,延迟至晚上8时多才起飞;另一次打算到福建省福州,但航班竟迟了12小时起飞,“仅延误的时间,已足够我坐中港车到目的地了。”

查看港铁资料,若乘搭高铁到福州,大约需花五个半小时,比较飞机的不足两小时,相差近两倍。所以一些人认为坐高铁不及飞机节省时间。但施清咸认为,前往机场本身都要花不少时间,而且更要提早约两小时到机场办理登机手续,可见,并不会较高铁快多少,而且很可能有延误的风险,故高铁可能较可靠。

港商施清咸认为高铁是交通工具首选。(卢翊铭摄)

港商赞“准时、准班、准点”

施清咸对高铁的赞许,并非盲信政府的宣传。除了由香港前往内地,他有时亦会坐高铁在内地城市间穿梭,例如到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或福建省一些城市。他盛赞高铁“准时、准班、准点”,列车能准时开出,准时抵达,对商人非常重要。他更指,其公司位于深圳的办公室邻近福田高铁站,选址一大主因就是希望受惠于高铁的便利。既然如此,高铁是否百利而无一弊呢?施清咸认为,高铁最大问题是,内地部分高铁站未能以回乡证自助取票,必须到柜台排队领票,惟人龙往往过长,浪费不少时间。

除了需要北上工作,施清咸每周都有约3名员工需前往内地,现时主要乘坐直通巴前往番禺,票价每程约100港元,较高铁便宜一半有多。但他表示,票价并非其考虑因素,反而会鼓励同事坐高铁公干。他认为,高铁令员工免却塞车烦恼,准时到达内地工作,使公司受惠;而且即使高铁票价较贵,但“节省了的时间,员工时薪价值都超过票价差距。”对商人而言,高铁是一个更易踏足内地市场的商机。

上文节录自第130期《香港01》周报(2018年9月24日)《客量、回报一再下调 忧高铁难回本 港商信“路通财通”涌商机》。

周报高铁系列相关文章:

港商信“路通财通”涌商机:免却员工北上塞车烦恼从“补课”到“超前” 中国高铁跑得太快?中国铁路总公司负债五万亿 发展高铁稳赔不赚?学者剖析选址乱象 高铁新城纠错对西九的启示.上学者剖析选址乱象 高铁新城纠错对西九的启示.下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