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生死恋成过去式 韩流紧扣社会议题 凝聚民众向高墙无限挑战

撰文: 陈智深 黄家欣
出版:更新:

以往韩剧留给你甚么印象?是《蓝色生死恋》、《天国的阶梯》那些又哭又笑的爱情故事?还是《大长今》这些深受“阿珠妈”追捧的历史宫闱剧?其实韩国靠外销这些感情丰富,宣传韩国文化、靓人靓景,展示软实力剧集的日子已成过去,韩国国内一个又一个的娱乐及综艺制作已经转化为关注社会议题的压力团体,不断带领着民众,一面得到娱乐,也一面关心社会。好像韩国长寿喜剧《无理的英爱小姐》去年10月至今年1月播出最新一季,这段日子正好是朴槿惠因密友干政丑闻而遭弹劾的时间,于是剧集的第一集中,就有剧情“明串”朴槿惠密友崔顺实的女儿郑宥砬,以特权进入梨花女子大学,当中一句“看来你很会骑马?不用交报告也可获B以上的学分了”正正就是回应郑宥砬的特权,亦反映民众这权贵荒谬行为的最大控诉。在最坏的时代,韩国流行文化明了自己也有种责任,要为公义发声。

近年在韩国有不少以揭露社会问题为主调的剧集。(网上图片)

 1960年代连续剧 属宣传手段

近年在韩国有不少以揭露社会问题为主调的剧集,而且更成为大热,如有线电视台tvN于2014年《未生》,就是讲述初出茅庐的年青人如何面对现实社会中的办公室政治;同台2016年的《解码追凶》(Signal)则是揭露社会不公义;另一有线电视台JTBC于2015年推出《锥子》,讲述工人在欺压下发展劳工运动。

回顾历史发展,韩剧过往多扮演宣传的角色,因此内容多为正面,或者是以浪漫凄美故事作主轴、美丽的人物、景物为配衬的剧集。上世纪60年代大部份的电视连续剧都是由军政府控制,内容以教育大众、支持军政府为主,如1964年的《实话剧场》,播放21年,是政府的反共宣传片。70年代愈来愈多人家里有电视机,加上电视台亦可透过卖广告赚钱,电视台亦更愿意投资制作连续剧,当时有不少披露国内罪案问题严重等反映实况的作品,不过最终亦被政府打压,要求播回教育节目及新闻等。

更多韩国大选新闻,请看:【专页】韩国总统大选2017

 1998年“文化立国” 输出韩剧

80年代开始出现吸引年轻人的爱情故事剧集,而且自1998年前总统金大中提出“文化立国”后,这种面向的韩国电视剧与电影及流行音乐等文化一同获积极推广到世界各地,形成“韩流”,以软实力攻陷世界。海外观众最初接触韩国文化的,大部份都是这个年代的韩剧,因此在不少人的心中,韩剧都是爱情剧为主。

不过,近十多年这种情况有所改变,不时出现揭露韩国在繁荣景象下衰败一面的连续剧。这是由于网络兴起,国内外的民众更易接触韩国的剧集,加上多家有线电视台开始营运,包括tvN、JTBC等,为与传统电视台竞争,开始制作有别于过往公式化的作品。这些作品都能让生活在受压逼社会的观众有共鸣,因此做出好成绩,而且更让社会关注到各阶层人士需要。

影帝宋康昊被指列入文艺界黑名单。(路透社)
2014年的电视剧《未生》,讲述的是韩国当代年轻人在职场上所面对的困境。(网上图片)

  连续剧引发关注社会问题

如上文提到2014年的《未生》,讲述的是韩国当代年轻人在职场上所面对的困境,是一部借助对围棋选手职业生涯的起伏,揭示韩国青年失业率高企的问题,并反思青年人生存态度的作品。“未生”一语来自围棋术语,意思是还没确定死活的棋子,接下来可以做活,也可以放弃转而争取其他利益,取舍之间没有对错,只在选择。

男主角张克莱从小想当专业围棋手,却因为父亲过世、入段(成为职业棋士初段)又失败,不得不放弃棋手生涯,以仅仅“通过高中鉴定考试”的超低资历,进入竞争激烈的国际贸易大商社,成为非正规职员工。即使再努力、表现再好,非正规职员工的宿命就是二年之后不再续聘。《未生》之所以引起广大的回响,就是因为非正规职与青年失业现象在韩国日益恶化的问题。

  剧情写实牵动民情 多次推动立法

根据经合组织(OECD)数据,韩国是OECD中“短期合约”员工占全国总劳动人口最高比例的国家。当地2016年青年失业率高达10.7%,青年不能成为正式员工,便不能得到保障,加上非正规职位的工作环境恶劣,完全压垮了当代韩国年轻人对未来的盼望。《未生》将这个残酷的就业现况赤裸裸地呈现出来,随着剧集大热引起社会热议,触发了长期受到就业市场不平等待遇的人们的怒火,男主角名字“张克莱”亦成为非正规职员工的代名词。

最终迫得政府与商会及劳工代表商议出修改劳工法例,提出了一份以“张克莱”的名字为暱称的“张克莱法”,希望改善非正式职员工待遇。

“国民综艺”《无限挑战》内容引起社会对政治的关注。(网上图片)

韩剧作为宣传国家的手段之一,这种揭露社会黑暗的现实情节无疑是“倒米”。除了韩剧,当地电影及演艺界亦有聚焦社会议题的内容,影响了国内民众与国外观众对韩国政府的观感。如2011年的《无声呐喊》(韩国电影名称意思为“熔炉”),改编自2005年光州一间聋哑学校的性侵案,电影上映后民众重新关注事件,要求重启调查,结果更修订性侵法案,又称“熔炉法”。

  “国民综艺”《无限挑战》议题贴地

另外被誉为“国民综艺”的《无限挑战》,也不时在节目中让嘉宾发表政治相关言论,引起社会对政治的关注。该节目的形式本身就如其名称一样,是无限制的制作,大多数单元内容,都是跟着社会时事和流行议题来进行,甚至还无惧于触碰敏感政治议题。《无限挑战》的制作人金泰浩曾表示: “《无限挑战》希望创造一个与观众悲喜同在并持续沟通的‘共感综艺’, 秉持着这种共感核心与社会大众站在一起,自然不会逃避敏感时政问题”。

《无限挑战》曾经邀请历史专家和流行Hip-hop歌手一起,以新颖手法讲解国家历史;又试过派出摄制队前往世界各地找寻韩国侨胞,并发起募捐活动协助他们;近期更找来韩国五大政党的国会代表,加上节目主持人,还有花4个月的时间收集了过万份民众意见书,了解民意对“你期望2017年韩国国会通过一条什么新法例”的意见,最终l选出200条问题作现场200位观众组成的“国民议员”代表,建构出一个“国民议会”。韩国社会过去30年实行民选总统制度以来,一直提倡由国民主导社会,所以节目主持人就通过这个“国民议会”,与国民一起制定国民最想要的法律。

 朴槿惠忌惮 制黑名单封杀演艺界

去年崔顺实便被指说服朴槿惠文艺界影响力过大,需要整顿,于是制作“文艺界黑名单”,封杀近万名国内演艺界人士,当中包括导演朴赞郁、影帝宋康昊、视后金慧秀等,可见这阵文化界的力量,连总统也有忌讳。

然而讽刺的是,朴槿惠以“黑名单”打压演艺界同时,丑闻却成为演艺人的灵感,制作出一段段讽刺时弊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