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民选总统非民主全部 韩政制倘不改革 谁当总统也难进步

撰文: 陈智深 伍启卫
出版:更新:

韩国自1987年“第六共和”成立后,正式开展民主化进程,至今刚好30年。时至今日,韩国经历了六位民选总统,他们都下场惨淡,先后被卷入贪污丑闻,卢武铉更被弹劾,最终跳崖自杀。至2016年,独裁者朴正熙的女儿朴槿惠因崔顺实“闰密干政”事件被弹劾,继而成为韩国史上第一名被罢免的总统。朴槿惠下台,标志着韩国民主制度发展遇上阻碍,仅以民主选举选出一名总统根本不能满足民众要求,遇上问题后又再另选一人,结果只是各政党轮流上场执政,但完全未有回应国民难以忍受总统贪污和滥权的事实。有分析指,新政府务必改革社会问题及财阀政治,才能让民主体制延续下去。

朴槿惠成为第一个被弹劾下台的总统。(美联社)

独裁混乱近40年 民主得来不易

韩国的民主成果得来不易。二战后,美国政府于1948年扶植李承晚建立第一共和,开始韩国独裁年代,当时政府为免共产思想蔓延威胁国家安全,于是通过法案容许政府对付反对派。

至1963年,朴槿惠的父亲朴正熙藉军事政变夺权,成为总统。1972年,他实施戒严和暂停议会,续以朝鲜和社会主义威胁国安为名成立“第四共和”,禁止所有反对政府的政党存在,以武力镇压和酷刑等手段对付异己。同时,他大力发展经济,令韩国的经济实力超越朝鲜,多间高科技企业在朴正熙支持下崛起成财阀,撑起国家经济,成为现代韩国经济雏形。

1979年,朴正熙遇刺身亡,韩国政局再陷混乱,很多白领、知识份子和学生不断抗争争取民主。1987年,军人出身的卢泰愚提议改革,释放政治犯、放松言论自由和筹备民选总统,最终他成为韩国第一名民选总统,建立“第六共和”,正式开展民主政体。

朴正熙60至70年代大力发展韩国经济。(互联网)

政治人物凌驾政党 政党仅是权力工具

1987年至2017年今天,韩国共历六任总统,不论是保守派或自由派,都受贪污滥权丑闻困扰。金泳三执政时,其儿子被称为“小总统”;卢武铉的妻子和幕僚长涉嫌受贿;李明博的兄长亦因受贿被捕;朴槿惠与妹妹朴槿令关系欠佳,却因密友崔顺实惹祸。

这情况大概是因为韩国没有良好的政党政治,政党是政治人物获取权力的工具。自李承晚政府开始,韩国政党就是政治人物获取权力的工具。数十年来,韩国的政治人物为了选战不断将政党合并、重组和分裂,名字经常替换,如朴槿惠的执政党名叫“新国家党”,该政党在李明博时期叫“大国家党”,而“大国家党”1997年由“新韩国党”和“统合民主党”合并而成。

在这情况下,政党变成了政治人物的工具,令他们用人唯亲,亲信容易获得特殊地位,成为官商勾结的基础。

朴槿惠贪腐滥权 证韩民主政治发展欠佳

朴槿惠上台后,更足证韩国民主政治发展不足够。2014年“世越号”沉没,造成超过300名学生死亡,成为该国史上最严重海滩,朴槿惠被指救灾不力,遭国民严厉谴责,动摇她的管治威信。及后日本记者加籐达也撰写“事故发生后,朴槿惠行踪渺然,疑与情人约会”的文章刊登在《产经新闻》,遭韩国检方以“诽谤罪”起诉,成为朴槿惠打压言论自由的标记。

“世越号”事件严重打击朴槿惠威信。(路透社)

此外,文化体育观光部长赵允旋涉嫌在2014至2015年间为免“世越号”事件舆论扩散,将约10,000名所谓“左翼”艺人,包括诗人高银和电影演员宋康昊列入黑名单,排除在政府补助范围外,企图以财政手段令这群人“消失”,达致“消音”效果。

至2016年,朴槿惠被揭发容许密友崔顺实干政及参与政府决策,崔顺实在未有官职的情况下阅读国家情报和机密,又涉嫌贪污及凭关系让女儿入读梨花女子大学。事件又牵涉韩国多间财阀与政府微妙的关系,朴槿惠被指强逼企业“捐献”以换取权益,其中电子龙头三星接班人李在镕因此被捕,将面临审讯。

选举不代表民主 “朴正熙式”资本主义过时

东亚学院(East Asia Institute)一份报告指出,有选举不代表有民主,民主是以多个指标评估,包括组织和言论自由、人权、司法和立法限制及订立对大众有利政策的能力。

文在寅是下任总统大热。(互联网)

然而,朴槿惠政府被指与反对派和在野政党缺乏合作,其他政党难以与政府沟通,监察政府施政的能力变得十分薄弱。韩国经济由多间财阀企业主导,很多中小企难以生存,年轻人失业率高企,社会流动匮乏,及至劳工工作条件恶劣,国家生育率下降,这些都是朴槿惠政府、甚至以往多届总统都未能解决的问题。

不少人认为,如韩国的民主体制不改革,只会继续出现问题。研究韩国政治的学者杜多(Daniel Tudor)说:“由1961年至今天,韩国的‘保守主义’一直由‘朴正熙式资本主义’主导,当时曾经很成功,但现已不再适合韩国,是时候与朴正熙年代划清界线。”

 新总统需痛定思痛 大力改革政制

要令韩国民主稳健发展,迎来更多个30年,除了踏出民选总统这第一步之外,新总统更要有提出大力改革韩国政治制度的魄力。现时韩国政治制度将总统制和议会制混合,被指是造成总统拥有太多不恰当权力的主因,同时亦窒碍真正的民主发展。近年,国内提出修宪的呼声愈来愈大,其实不无道理,亦有多种不同改革方法被提出来,但就是未有一个政治人物敢走出来承诺改变。

现时韩国总统为5年制、单一任期,配合上“赢家全取”选举制度令多数执政党的权力会被进一步夸大;国会与总统之间的不合作,亦令仅得一届任期的总统很快会沦为“跛脚鸭”。现时有人倡议将总统和国会选举日期同步,来强迫总统与国会加强合作,提高管治上生产力;更有人提出将政府改为内阁制、或行半总统制,甚至将任期改为4年一任可连任一次的制度。

姑勿论是哪一种制度,相信都会是今次总统大选的焦点,新制度未必会令韩国立即变得强大,但不改变现时总统权力独大的话,国民纵有选票都只会是死路一条。

下届韩国将在5月7日举行,根据民调,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的代表文在寅暂时领先。如文在寅当选,预料会对朝鲜采取较温和的政策,以及审视“萨德”系统。此外,他或要面对多项改革,如修宪将一届5年的总统任期改为两届每届4年,让总统可就施政有较长远规划;而政党亦希望拆开财阀与政治的关系,减低它们在经济和政治的影响力。

韩国的故事向外界说明,单靠民选总统,不足以令民主稳健发展。正如美国一样,民选出来的总统,可以有很多对内对外皆不利的政策,要落实民主发展,更需要的是改革政治制度和政党与财阀走得太近的问题,这一点不能完全由选票去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