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形象】我是肥胖的女性,亦是美丽的女性
“肥”,是不是一种错误?
Elle(化名)从小五、小六开始,因为身型肥胖而饱受同学排斥,听过的说话,由“肥妹”到“ 肥到像猪一样” 都有。当因为身体而引起的排斥和欺凌结合网络文化,其伤害也许变得更无孔不入,Elle在中学时期见证面书的兴起,个人档案上的生活照,成为转载的材料,“同学将我的相片转载到自己的个人档案上,再标签所有人一起来耻笑(我的身型)。”她自言,当时未懂得判断和思考,认为自己之所以惹来这样的校园欺凌、网络暴力,是因为“自己的问题”。
Elle听过的说话,还有很多针对“肥胖女生”的偏见,例如“大家认为肥人不会有完满的性生活、好的恋爱对象、美满的生活”,即使奋力去追求理想美满的生活,Elle都会被当头棒喝:“你是不是去召男妓?”、“人们只是看中你胸大。”
原来“高矮肥瘦”的女性都会被欺凌
“这个社会,对女性有很多不公平的地方。我发现,大众认为美丽的女性 ,都会被称为鸡,一些大众认为不太美的女性,或者肥胖的女性,像我,都会被匿名的网民Slut-shame(荡妇羞耻) 和 Body-shame(身材羞辱)。”Elle清晰指出一些看似“偶发”的现象源于同一个问题:“社会对于女性所行的不公平”。
随著科技发达,互联网成为生活场域,生活中面对的言语暴力和偏见,都纷纷在网络中出现和散播。根据一份来自联合国的2015年报告指出,每三个女性,就有一个会在生命中面对网络暴力的威胁;73%的女性网络使用者都接触过不同程度和方式的网络暴力。美国女演员Ashley Judd在TEDWomen 2016上发表的演讲,点明“针对女性的互联网欺凌越演越烈”。
你眼中的问题,成为我坚持的自信
将批评字眼“重夺”(Reclaim),将伤害自己的言语化成“充权”(Empowerment)的土壤,是Elle现在的取态,你说她“肥”,她继续穿露出肌肤的衣服、化一个红唇妆:“我觉得美丽的身体部分,我想分享。”脂肪、身型、胸部肌肤,她选择不去盖掩。“不会因为这班人(欺凌者) 打击我,或者以他们的语言贬低我,我就会觉得自己好丑、像地底泥。 ”
她,并不是为了负面评语而活。 在欧美,大码模特儿Ashley Graham的样貌和身型,在2016年被复制成芭比公仔,向来以“金发碧眼”和“苗条身材”作“女生模型”的玩具,也开始推广更为多元的审美观念。在香港的地铁站,一度出现过类似的广告,昔日被称为“Pizza面”的大码模特儿终于在告示板中出现,而且卖的不是“减肥服务”,而是可以做回自己,即使此系列广告惹来不少劣评,依然是香港市场推广中少见的非传统审美观念,或许,能为不少隐形了的女性打了一支自信的强心针。
Body-shame(身材羞辱)的反面,是Body Positivity(自我体态接受主义),不再因为别人的评价而自信崩溃、不再为了满足其他人的审美观而调整自己生来拥有的身体特征,也许就是Elle所讲的“自爱”,只有学会“自爱”和相信自己拥有的价值,才能找到自信:“我每天看镜子,都会觉得自己很美丽,很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