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山鞋|为“平嘢无好”平反 泥路方见DECATHLON MH500真正性能

撰文: 曾柏熊
出版:更新:

今年因为疫情关系,香港人这种“旅行动物”,不得不困在本地,难以像往日般出国四出游历。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更多人将目光放回本地,初尝走到郊野游山玩水的滋味;
但回到自然间,要应付原始的环境状况,每次出行前更需要准备充足,简单至一双鞋子,考虑其防撞、支撑、防扭等等性能,都是每次山系旅程能否顺利完成的基本条件,却又未必人人都愿意一开始便花费一千至二千多元在山系鞋履上。
是否真的只有贵价的山鞋才是性能的保证,今次测试的对象正是价钱“超入门”的DECATHLON QUECHUA MH500,看看“平嘢有无好”?

测试鞋款:DECATHLON QUECHUA MH500(按图放大)

+2

测试路线

从鲗鱼涌出发,经柏架山道、港岛林道哥连臣山段、砵甸乍山郊游径,以龙跃径走到小西湾为终点,全程约12公里,基本上都以水泥路、手作步道和沙石路为主。

途中刻意走过哥连臣角砲碉堡,之后才折回小西湾,测试鞋子走在严重水土流失的斜坡时,抓地性能与一舨状况下的分别。

此外我亦在路途上刻意寻找过湿滑地表,测试这种相对严苛环境下,鞋子的真实表现。

约12公里的路程,基本上试尽水泥路、手作步道和沙石路等香港行山常见地表。

鞋款简介

今时今日要买到一双几百元,却又有齐基本性能的山鞋实在有点困难,之前测试过KEEN、Salomon、Timberland以至adidas的山系鞋款,性能各有优劣,但“闲闲地”都过千;初接触山野生活,想入手体验一对提供了基本性能,又“平平哋”的山鞋,不是没有可能的,只是在“一分钱一分货”的忧虑下,到底DECATHLON QUECHUA MH500可以提供怎样的性能?坊间都没有太多客观资料可以参考。

坊间都没有太多客观资料,作DECATHLON QUECHUA MH500的性能参考。

MH500在该品牌的山鞋中出品中不算最便宜,但也不是最贵,测试这个型号,应该相对有代表性吧。虽然是几百元的款式,但其实鞋子从抓地力到防水性能上,分别都通过了品牌的实验测试,包括在平滑、坚硬、干燥、潮湿等不同表面上,行走超过500公里的测试;以及在实验室中,将鞋子放于深度达鞋面一半高的水池中反复扭曲2000至50000次,模仿鞋子在长途旅程下维持多少防水性能等等。便宜还便宜,但绝对是有科学数据支撑的诚意设计。

鞋身以牛皮二榔皮和橡胶保护部件等传统物料为主,出奇地每只鞋子大约只重460克,比单纯从外观上的判断轻巧得多。中筒结构上,也是采用较传统的鞋带钩设计,令著用者更灵活调整松紧度。

整体而言,外观上很简洁务实,没有多余的花巧噱头,对得起这个价钱。

此外它的内衬薄膜亦可以提供一定防水、透气性能,EVOFIT技术亦令鞋子愈穿愈合脚型,“理论上”,尝试提供一款当代登山鞋可以提供的性能,但实际表现如何,接下来在“试后感”段落再详述。

DECATHLON QUECHUA MH500细节:(按图放大)

+14

至于鞋底方面,MH500的中底采用EVA泡棉材料,都是非常常见的物料,大量品牌都会使用,所以不要预期鞋子的缓震、回弹有惊为天人的表现,同样是中规中举的配置;外底的防滑橡胶,从底部一直延伸至鞋头,大范围地包裹脚趾。

鞋钉则使用5毫米T型鞋钉,保障原始的泥石路面上提供充分抓地力,但是,在“山径石屎化”问题严重的香港,行山很多时都会遇上大量水泥或石头地表,应付混合型路况的平均表现如何?这方面的考量其实同样重要。

是时候上山实测了。

试后感

了解过MH500的性能后,是时候上山实测了。第一眼看见这款山鞋的时候,目测的第一个印象,就是很厚、很笨重。皮革为鞋身的主要结构,加上鞋头像胶,连鞋筒结构都又厚又大,感觉它的耐磨、防撞等性能理应不错,但不会太过轻巧舒适。

鞋子在湿滑地表上性能欠佳,即将做足心理准备,我都几乎滑倒。

当真正穿上脚之后,又发现它意外地轻巧,保护度非常充足,我在路途上走过梯级,或者上落哥连臣角砲碉堡一带的泥石路时,即使一个不留神,提腿不足鞋头撞向石面时,明明“噗”的一声撞了上去,趾头亦丝毫无感,可以非常安心地走路,而不怕遇上突如其来的硬物撞击,鞋子这方面的表现非常出色。加上走在秋季的山野,透气度亦算可以接受的程度。如果山客只打算穿著MH500,走一些初阶的手作步道的话,不俗的抓地力、耐撞耐磨的外层皆值得信赖,十分“烂打”,应付本地程度的短距离原始山径没有太大问题。

但是,当行走距离一长,用以测试过更多不同地表、环境之后,亦会发现当山客需要应付更多更繁杂的情况时,就会出现很多技术上的盲点。

防撞方面,MH500的性能真的不需要担心。

先谈鞋底的承托、抓地环节,刚才说过,MH500采用EVA中底,是极多品牌同样会采用的物料配置,优劣的分野不能单单比较物料的性质,反而要看外底与足弓支撑等等细节上的配合;可是,鞋子的足弓支撑确实不太明显,如果本身腿部肌肉够强,也没有扁平足顾忧的话,问题当然不大。但由于我正是小腿肌肉不强的休闲型登山者,路途距离一长了,便会觉得鞋子其不能为我节省太多体力,单纯靠鞋筒支撑脚踝时,有种“此消彼长”的感觉。

泥路上的抓地和脚感不俗。

但是我认为更大的问题,在于品牌的防滑像胶制造的5毫米T型鞋钉上。打从鲗鱼涌柏架山道起点的水泥路出发时,我尚未能感受它的抓地性能前,反而是感到中底受压时,过硬的鞋钉反伸向内部,令脚底觉到凹凹凸凸的触感,长期维持这样的状态,感觉都不会太好。

更甚者,是我刻意在路途间踏上一些潮湿的硬地表,看看鞋子的表现,竟然在有充足心理准备之下,依然几乎滑倒在地上,连相机都险些弄跌。很明显,它并不适合用来走水泥硬路、或者潮湿的滑石地表。但当我走入野猪径这类地表状态原始的手作步道,或者落连臣角砲碉堡那些严重风化的泥石路时,鞋钉在土地上有足够伸展空间,抓紧地表,鞋子的表现却截然不同。

由此可见,MH500并不可能完全满足香港的混合路况,但如果走的路线,是能够发挥出鞋子针对的性能的话,以这样的价钱来说,CP值就非常高。针对不同的环境,选用适当的装备,才是常识吧。

由于品牌的尺码设定,即使刻意收紧鞋带,个人来说,包裹的脚感还是不够贴脚,

另一点要注意的是,DECATHLON的山鞋的码数大小,并不一定会“半码、半码”地递升,换言之,像我这种fit size是US8.5的人来说,只可选US8,或者US9。由于考虑过运动过后,预留肌肉膨胀的空间,所以我选择了略大的US9作测试。

尺码这回事,大了一点就是一点,那怕我已将鞋带刻意收紧,包裹的脚感还是不够贴脚,系稳度不太完美,加上鞋身物料较硬,多少影响到步伐的灵活度。但当然吧,这只是我个人脚掌尺码的“不幸”,如果脚掌完全乎合鞋子的尺码,又或者穿鞋习惯本来就偏好宽松等等的话,这个自然不是大问题。

其他配色的DECATHLON QUECHUA MH500:(按图放大)

+3

全新运动App“齐动 LetZ Goal”登场!按此下载,将汗水换奖赏!

想知更多行山资资讯?“咖喱山”为你实景导航香港各区行山路线!立即按此!

$2600的二人露营装备清单:(按图放大)

+6

10款露营椅性能比拼:(按图放大)

+5

跟人行山,出发前不要只问“难度几多粒星”,要识问这8条问题:

+3

咖哩山向你推介行山装备贴士,立即按图:

+13

5件“editor choice”SnowPeak入门小物特色,按图放大:

8款“Editor's Choice”行夜山装备小物,按图放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