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研究指跑马拉松可更长寿 愈唔Fit愈有帮助心血管年轻4岁

撰文: 吴慕儿
出版:更新:

新的一年,为跑手们送上喜讯一宗:一项最新研究发现,长跑和马拉松训练可大为改善心脏血管状态,而且只要符合特定条件,可令心血管年轻达4年之多!

英国伦敦医学院(Barts and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研究员,向预备参加伦敦马拉松的138个跑步初哥进行测试。各人经过六个月长跑训练,心脏血管部分重拾年轻时的弹性,理论上可减低心脏病发和中风的风险,而且血压下降至有如吃下处方药物水平,最令人鼓舞的是,那一批最不健美的研究对象,得到的帮助最大。

有关研究由英国心脏基金赞助,并在心脏科医学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刊登。研究员利用超声波和磁力共振(MRI),计算研究对象在进行6个月马拉松训练前后心脏主动脉的“生理年龄”,研究结果发现,进行长跑训练后研究对象的心脏主动脉“变得年轻”达4年之多。

马拉松在全球各地愈来愈流行,最新研究发现长跑训练有助心脏健康。(Getty Images)
马拉松比赛的嘉年华会式欢乐气氛,成为不少跑友喜欢参加一大的理由。(Getty Images)

他们跑得多快?

以全马路程(42.195公里/26.2里)计算,138名被研究对象在介乎4.5至5.5小时完成。

危险吗?以往的确曾有例子,一些本身有症兆但未被验出心脏问题的跑手,尝试挑战全马时死亡,但非常罕见。首席研究员Charlotte Manisty博士称,“本身患有心脏病或其他疾病人士,应先征求医生意见,但对大部分人来说,练长跑的好处远大于任何风险。”

长跑训练不能一步登天,必须循序渐进。(Getty Images)

如何训练最好?

不要急着立即求成,一切慢慢开展。在预备跑马拉松之前几个月,每次训练先做一连串热身运动,到身体渐渐适应下来,才一步步增加跑动距离。

每次跑步训练之间,留有“休息日”,让肌肉和关节有时间恢复和强化。如遇上任何健康问题,务必先请教医生。

英国国家队教练Tom Craggs坦言,为首次参加马拉松而去训练难免令人感到恐惧,“但只要有耐性和计划,那绝对是一个可以达成的目标”。他鼓励说,“如果你尚未开始跑步,可以先尝试以参加5公里赛为目标。我自己也在2012年参加了,至今已跑过13次马拉松。”他的贴士是:“记着必须给自己足够时间,去建立持久力。如果你是初学者,尝试耐心地以跑步和步行交替练习打好基础。”

跟朋友一起训练,乐趣更多,动力也更大。(Getty Images)

如何建构训练?

英国国家队教练Tom Craggs建议,初学者计划一个16个星期长的训练,而每星期一次的“长课”,目的是要为双脚累积跑步里数,不要介意速度,只需按照计划时间完成。他认为先不要为“长课”担忧,“你的身体喜欢规律和一致,所以每星期小跑4至5次,胜过两次长课。”

跟朋友结伴一起跑

无论是参加跑会或跟朋友一起,与跑友结伴练习对增强自信和提高动力均大有好处。他提醒,不要误以为跑得快才可参加跑会,亦有大量专为初学者而设的长跑训练计划。

练几多先可以保持健康?

成年人在每个星期,最少应该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训练,例如:急步行、网球双打或踩单车,或75分钟高强度训练,例如:跑步或踢足球。

除此之外,同时亦应每周最少进行两次诸如掌上压、仰卧起坐、举重等强化运动,好好锻炼肌肉。

Charlotte Manisty博士说,“适量运动减低患上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同时可减低过早死亡的机会。正如前人所讲:‘如果做运动是一颗药丸,那一定是颗神奇圣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