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手接龙二・89】实战跑手.日打3份工 供完楼做跑步高手

撰文: 区嘉俊
出版:更新:

“跑手接龙”用接龙方式连结跑手,先是连结受访者,继而组队参赛、成立跑步群组,再办跑步活动。每名“跑手接龙”受访者,都要推介一名跑友作为下一篇文章的主角。记者整理访问资料后,以受访者第一身的角度撰文。上期“路山跑手”Simon(陈健明)留给“跑手”边边(李云松)的话是:“热爱跑步的心,保持住团火一齐传承下去”。

我在沙士时期买楼自住,自此与许多香港人一样努力工作,赚钱供楼。我有十多种车牌,皆因它们是我的谋生工具,吊机车牌都有,驾那种车经常要消耗体力保持离合器空转,没驾驶过重型车很难明白。有段时间,每天做3份工,“揸完小巴揸的士”,下车时脚浮浮。疲倦至此,哪会想做运动?

现在他的工作压力较细,休息时间都充足。(受访者提供)

积极工作有回报,三十多岁时,物业差不多供完,不用再“日上三班”。某天,我带女儿去泳池习泳,看到教练们浑身肌肉、虎背熊腰,激发我的雄心,要把体重从76公斤降低。游泳有很多限制,受场地、天气和时间影响,我取易不取难,穿起跑鞋走到葵芳运动场。最初跑3圈要停下饮水,跑4圈又停,再跑3圈,第一次跑步就这样完成。由每周一次到每周跑三次,见前面有人就尝试跟上。一年后,独过儿参加10公里比赛,完赛时间是43分钟,发现自己跑得比很多人快。直至那次比赛,我才知道陈家豪是谁。

按此下载《香港01》App 登入01齐跑用里数换运动潮物兼赢日本马名额 按此了解01齐跑玩法

原来很多葵芳运动场的跑友都有参加比赛,“跑食会”主席是其中一员,他邀我一起练习。从此,我知道何谓间歇跑,亦意识到自己是典型新人,“有头威冇尾阵”。头150米快,后250米“拉车”。又过了大半年,我再参加比赛,10公里成绩突破到40分钟内,发现自己不逊于人又有跑友称赞,开始感觉有点飘飘然。这也是我练马拉松的原动力,终于人生的初马跑出3小时5分钟,第2次就Sub 3了。

他由76公斤减到58公斤。(受访者提供)

跑而优则教,我的教学理念是行动为上,经验先行,用战绩增强说服力。我46歳用36分钟完成10公里并刷新个人最佳时间(PB),香港该算罕见。战术运用都是重要一环, 10公里比赛跑到最后1公里,对手过你,必是储够气杀上,要打定输数,如果最后2公里和你拉锯,就是意志之战。反过来说,超越对手要储好能量,在最后1公里一口气赶上,让对手绝望。

比赛到尾段,他不会和年青跑手追逐,只因不在同一组别。(受访者提供)

当然,知识亦重要。每当学生提出问题,我都会尽量解答,不懂就请教高明,再作分享。我都没有放弃求进,上年10公里和半马拉松有突破,速度底子好了,今年马拉松有望更上一层楼。

01跑手Maverick Facebook专页 : 卖文说跑

秉承“接龙”概念,跑手接龙将集合各路跑步手,并会定期举行跑步活动,将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连结起来!如果你也热爱跑步,欢迎一齐来跑出生活平衡点!即加入跑手接龙Facebook群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