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马备战101.饮食篇】豆品富蛋白质 增肌助练跑
《渣马备战101》饮食篇,由注册营养师Harry提供营养小贴士,做好早期饮食准备。长跑训练消耗肌肉,蛋白质的功效之一正是修补肌肉,促进生长。跑者适宜增加摄取蛋白质,促进增肌。日常饮食之中,哪些食物可以补充蛋白质?
问:健身人士练大只,多摄取蛋白质,甚至饮大只仔奶粉。长跑人士有需要吗?又听过“减碳”与“加碳”,到底是甚么?
答:长跑选手在饮食中增加摄取蛋白质就可以,亦不用提早加碳。
备战路漫长,赛前两个多月的饮食,毋须大幅调整,但可以因应训练需要,增加摄取某些营养素。蛋白质的用途之一是增肌,供修护运动后消耗肌肉组织,以及促进肌肉生长。健身人士有举重等阻力训练,常用俗称“大只仔奶粉”的蛋白粉,以促进肌肉增长。
一般人每天吸收的卡路里,有10-15%来自于蛋白质,蛋白质需求量约为每公斤体重摄取0.8克,例如体重60公斤的成人,蛋白质摄取量约为:
60公斤 X 0.8 =48克
从事耐力运动人士,如长跑选手,毋须饮用蛋白粉饮料。但面对训练量逐渐提升,日常饮食之中可以略为增加蛋白质摄取量,建议每天吸收比例增至约1.2-1.4克,以修护及生长肌肉。蛋白质基本可分为植物性蛋白质与动物性蛋白质,素食人士需从植物摄取植物性蛋白质,如黄豆,黑豆,豆浆等。动物性蛋白质则是从红肉较多,如猪、牛、羊等。
日常饮食中,不同食物已经供应一定蛋白质,用膳时多吃一点高蛋白质食物,已经足够。除了肉类,豆类亦含丰富蛋白质,豆腐、豆浆及豆花等由黄豆制成,100克黄豆含蛋白质达37克,含量丰富。不过,这些食物味道较清淡,食用时要留意汁料或糖,会否过多。
此外,100克黑豆的蛋白质达22克,甚至日本人视作佐酒小吃的枝豆,即毛豆,含11克蛋白质,脂肪含量亦低。但要注意这些豆类的热量比例不低,多吃不仅坏肚皮,亦易肥。
日常食用面包、饭等谷物类食品,都让身体摄取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转化为糖原(Glycogen),成为长跑的主要能量来源。跑手临近赛前“先戒后灌”加碳(Carbon-loading),以求准备“入满油”上线。此举适宜在赛前一星期至一个月实行,现时只需按照日常饮食习惯,不吃多也不吃少,保持体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