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手接龙18】正能量跑手.条条大路通罗马 弃做工程师当教练
跑步是运动,也是连结。透过跑步,我们认识到五湖四海的朋友,每人都是一个故事。于是,《香港01》忽发奇想,何不把访问用接龙的方式,将大家连结起来?逢星期日出现在“跑手接龙”的受访者,都要推介一名跑友作为下一篇文章的主角。每个故事,记者整理访问资料后,会以受访者第一身的角度撰文。在这个充满未知数的连结里,你会成为下一篇文章的主角吗?今天第18期,承接上一期主角、胖子跑手Michael,今次是他的教练陈嘉威。由会考一科及格,读到硕士毕业,本应当上工程师,却决心做长跑教练;是的,条条大路通罗马,只看你敢不敢跑。
你的跑步故事从何开始?我就在14岁那年的8号风球踏出第一步。当天是第二堂跑步课,只有我来上课。教练跟我四目交投,然后说:“跑喇!”就这样,我们在运动场跑完一圈又一圈,当时下着滂沱大雨,风从四方八面吹来,我俩却跑得不亦乐乎。望着他的背影,我心想,这个叔叔怎会跑得这么快?
小时候读书成绩很差。中三时我只有4科及格,分别是体育、音乐、美术和数学,第一次会考则一科及格。重读后升上中六,可惜中七英文“肥佬”,不符合升读大学要求。
曾赴蒙古练跑 回港练习却受伤
离开班房,我㓥过鱼、做过财务公司、修理过电话和派过传单,也运用在内地集训学到的知识锻炼自己。中学时,我到蒙古跟随省队集训,他们每朝5时起床训练,3时再跑,6时食晩饭后很早便睡。他们的练习时间多香港一倍,辛苦却是无限倍——早上用4分钟1公里的速度跑16至20公里,下午是间歇跑,他们跑两公里只需6分钟。对比之下,我以前的练习只属游戏!当我将内地的训练计划带回香港,却把自己弄伤。我想,若有全职教练从旁指导,我会进步得更快和避免受伤吗?当教练的想法,从此萌芽。
会考一科及格变硕士 凡事学懂专注
不过,中七毕业实在不足,所以我回归校园。我修读两年制副学士,毕业时收到五个学位邀请我入读,最终选择港大土木工程。由会考一科及格进步至此,因为我学懂专注,再配合适当方法,就会成功,读书如是,跑步如是,我更完成哲学硕士学位。
沿着大路走,我该当上工程师。但,我读的科目是否等于工作种类?为什么要规范自己?毕业后两个月,我以2小时38分58秒跑出香港全年第4名的马拉松成绩,因此我下定决心当全职教练。胜任工程师的人多,但适合当教练则很少,而且社会需要这种人。这个助学生定下目标、协助他们进步的角色,就由我担当吧!
现在我在港大丶理大、多间中学和为品牌教跑。满足感不单来自学生们跑得更快,还有他们透过跑步增强意志、学懂坚持和认真专注。只愿在教授过程中能灌输更多正面思维给他们,让他们得到启发,爱上跑步。
【跑手接龙】每个跑手都是故事 就从01开始
透过跑步,我们认识到五湖四海的朋友,每人都是一个故事,既然如此,何不把访问用接龙的方式,将大家连结起来?游戏就从《香港01》开始……(按此观看所有“跑手接龙”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