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绩后飙25% 千亿现金变躺赚“印钞机” 毛利率炼赢Tesla
理想汽车(2015)派出“史上最佳成绩单”,以上季纯利暴涨21倍至57.5亿元,全年净利更达到118亿元人币(下同),首次扭亏为盈。这只去年“蓝筹升幅王”绩后更发力,今年全日飙逾25%,最高见177.5港元,一个月由低位反弹69%,市值冲破3,700亿元。
拆解理想财报,除却交付量领跑,实则公司有一最大优势,即账面现金逾千亿,即便全数用于内银定存,保守都可“躺赚”近全年净利2成。而即便电动车“技术护城河”较浅,又陷劈价漩涡,群雄逐鹿,但另一角度却是规模效应麇集,毛利率有望再升,当前已胜于Tesla同期。
交付量领跑 定策“三家分晋”战高端
谈及电动车业绩,交付量定是首要参考指标,也是理想最新业绩第一大亮点!上季理想交付量同比升184.6%至13.2万辆,全年就同比升182.2%,合计交付37.6万辆。
传统4S店模式,销量包含经销和库存,但电动车多采直营模式,直面C端客户,因此“水分”较低,且从销售端而言,理想称已经建成中国最大的汽车直营销售体系,目前已有474间零售中心,单上季就净增106间零售中心,意味著平均每天都需增开1间门店。在此配合下,其成为继Tesla与比亚迪(1211)后,第三间实现年度盈利的新能源车企,似也顺理成章。
然而电动车“技术护城河”较浅,同业竞争大,开年更屡陷夹击,下有劈价潮,上有高端市场难渗透。理想CEO李想则拍板称,5年内都不会做20万元以下的车型,目前理想汽车价位介乎32至46万元,公司预计专注走向高端化,在今年底在20万元以上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就可“三家分晋”,包括自身在内的头部3个品牌,可分食7成市场份额。其实据此前安信证券研究显示,截至去年10月底,40万元以上的汽车市场,电动车渗透率仅为17.5%,因此开疆拓土,确乎仍有空间。
打应付款时间差 千亿现金变“印钞机”
至于业绩另一亮点则是,除却卖车主力创收,还有一项收入同比暴增113%,创收20.8亿元,即利息与投资收入,公司明言现金、定存及短期投资等增加,这就意味著无需研发生产,仅仅坐等“生钱”,堪称“印钞机”。
财报显示,公司现金同比大升75.1%至高达1,036.7亿元,扣除长短期借款,净现金也有950亿元,即便公司全部将其投入内银定存,2%利率的低息环境下,也可躺赚20亿元,占公司全年净利近2成。
现金暴涨,一方面由于电动车交付理想,令全年经营活动现金流506.9亿元,撇除资本支出,自由现金流就有441.8亿元。另一方面,“应付账款”同比翻逾2倍,高达518.7亿元,一般指需向供应商应支付的款项。举例而言,供应钢板的材料商先行供货,此笔钱虽计入应付账款,但实则当下仍属于公司账面现金,中间的时间差,足以使公司一边完成生产销售,另一边用现金投资,堪称“双赢”。
规模效应例证在先 毛利率胜Tesla同期
汽车行业拼实力,毛利率总是重要指标。纵观行业总体水平,“蔚小理”其余两间逊色不少,蔚来(9866)第三季汽车毛利率为11%,小鹏(9868)甚至低至-6.1%。惟比亚迪(1211)第三季时,汽车毛利率升至20.7%,有一战之力,Tesla尚降至17.6%,不过伴随此轮减价狂潮,后市毛利率走向需待财报放榜,或难以抗衡理想当前水平。
理想汽车全年毛利率21.5%,末季更升至22.7%。而毛利率的提升,底层逻辑无非是涨价,抑或削成本,而理想开展数次优惠活动,今年L9全系甚至降3.6万元,这就意味著,公司其实是成功缩减了成本开支。
著名的莱特效应就指,某种产品的累计产量每增加一倍,成本就会下降恒定百分比,例证正是同业龙头Tesla。其毛利率从2019年的14.5%,至2021年翻倍至逾30%,其中正是经历了上海超级工厂的大规模量产。而理想本身具备自建工厂,手握全线供应链,兼之以行业规模效应,成本有望进一步缩减。
“叫好叫座”振股价 目标全年交付量翻倍
依据公司预期,今年首季营收将同比再增约7成,介乎312.5亿元至321.9亿元,全年挑战80万的交付量,即同比翻1倍,平均每月需交付6万辆。具体而言,公司预计今年首季交付量逾10万辆,同比增逾90%,预计3月交付量将超过5万辆,6月将超过7万辆。不过今年一月或因新年效应影响,交付量仅有3万辆,未算占得先机。
不过就股价表现而言,该份业绩可谓“叫好叫座”,以今日收市价175.5元计,当前市盈率(PE)近27倍,甚至可抵挡“股一蓝,价便残”的染蓝魔咒。大行目标价也纷纷看涨,其中花旗、高盛的目标价均逾200港元,里昂、星展就更为青睐,目标价逾220元。 中金报告指,看好产品矩阵加速丰富,理想此前始终集中主打L系列,而本周五(3月1日)公司将发布新车MEGA,今年将合计新增8款车型打造“产品大年”,料将后续仍将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