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内容

香港首座公众加氢站正式启动建设

撰文: 王玥晨
出版:更新:

中国石化在新界凹头举办了香港首座公众加氢站建设启动仪式,吸引了特区政府、立法会、中联办、中企协、民建联、业界伙伴代表等众多嘉宾到场见证这一历史时刻,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李慧琼、环境及生态局首席助理秘书长(空气质素政策)梁启明博士担任主礼嘉宾。这标志著中国石化在香港的加氢项目正式启动,为香港的氢能等绿色能源产业发展揭开了崭新的一章。

随著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关注,氢能作为一种绿色能源备受瞩目。相较于传统燃料,氢能具有零污染、能量密度大、可储存、可再生等优势,因此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香港作为国际大都市,能源需求大,氢能的落地不仅能助力香港实现“碳中和”目标,还能推动香港构建更多元的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推进能源运用转型 建造五位一体综合加能站

作为国家能源版图的主力军,中国石化近年来在“双碳”目标指引下不断推进能源运用转型,致力于清洁能源的创新发展和可持续运用。中石化香港凹头加氢站是全港首座面向公众开放的加氢站,该站位于新界元朗锦田路17号,建成后,该站将成为香港首座集“油、气、氢、电、服”五位一体的综合加能站。据介绍,该站建成之后,每日加氢能力达到1000公斤,为公共巴士、食环车辆、物流叉车、商务车、私家车等的提供全天候加氢服务。

中石化香港凹头加氢站,将成为香港首座集“油、气、氢、电、服”五位一体的综合加能站。

中石化(香港)有限公司李继从总经理在致辞中表示,氢能车与传统的加油车相比,具有明显的性价优势,凹头加氢站氢气初步定价在108港元/公斤,和汽油车相比,百公里行驶费用节约80元左右,相当于在现在油价基础上,每升节省9元。同时,中石化香港公司还和中建集团探索氢能发电机在工地使用等,努力打造一个多场景运用的绿色低碳能源生态圈,不断擦亮香港绿色环保“靓丽名片”,让“东方之珠”更加璀璨耀眼。

据悉,中石化凹头加氢站将以大湾区氢能跨境运输、PSA制氢、光伏绿电制氢三种方式确保氢气供应。首阶段由广州石化供应氢气,用具有粤港两地危险品运输资格的缸车送氢到站,每次运量385公斤。第二阶段为站内制氢(如采用PSA技术制氢),在加氢站现场通过变压吸附管道煤气提纯取氢,预计每日可以提氢1,000公斤,实现氢气全部由本地供应。第三阶段将推动本地绿氢发展,例如在本港水塘架设光伏发电设施制造“绿氢”。中石化香港已启动船湾水塘制氢可行性研究分析,项目规划光伏板面积5.24公顷,发电规模90MW(兆瓦),年产氢2,200吨,建成后将为本港氢能应用提供可靠的供应保障。

中石化凹头加氢站将分阶段以不同氢能技术供氢。

实现“碳中和”目标 落实清新空气蓝图愿景

中石化香港公司供应链总监、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林至颖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10月25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先生在《施政报告》中强调了进一步落实《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并宣布制订《香港氢能发展策略》,这意味著香港即将迎来氢能发展的新阶段和新机遇。香港作为国际大都市,能源需求大,特别是针对双层巴士、重卡等物流交通,纯电动车难以提供足够动力,相比之下,氢气加注速度更快,动力更足更强劲,更能胜任重型及中型物流运输的角色。因此,中石化凹头加氢站的建设不仅能助力香港实现‘碳中和’目标,也是香港未来交通、物流运输业及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中石化香港公司相信随著加氢站的建成和氢能技术的推广,香港将迎来氢能产业的蓬勃发展,同时建议特区政府参考欧美及内地氢能车辆应用经验,在本港引入氢能私家车、商务车,使车主有更多的能源加注选择。未来,中石化(香港)将继续发挥中国石化氢能产业优势,做好本港氢能保供,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协助香港实现“碳中和”目标和清新空气蓝图愿景,为本港清洁能源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中石化凹头加氢站正式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