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降准“放水”5000亿稳经济 或有利置换MLF助银行放贷

撰文: 郑文玥
出版:更新:

人民银行今日(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这也是本年度人行第二次降准“放水”。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随即降至7.4%。分析预计,今次降准将释放中长期资金逾5,000亿元人民币(下同)。

降准向来被视为促进货币流动,刺激经济增长之举,消息公布后离岸人民币(CNH)两小时内由低位反弹逾百点子。人行强调为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兼顾内外平衡,保持汇率基本稳定,故而开展此次降准。

人行今次降准预计释放逾5,000亿元人民币。(资料图片)

周洪礼:置换MLF有利银行借贷业务

星展银行(香港)经济研究部高阶经济师周洪礼指,此次降准不可忽视的原因是,下半年将有大量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本月MLF到期规模约4,000亿元,末季度到期规模更近2万亿元,今日人行开展5,910亿元1年期MLF操作,利率持平2.5厘。周洪礼表示,降准是替代即将大量到期的MLF的提前布局,且就成本而言,准备金成本略低于MLF,将利好银行借贷业务。

他又指出,近期内地许多地方政府拍卖特别债券,为地区基建投资。而在社会融资总额资料中,发债的数目大幅上涨,大量资金涌向地方债,银行亦需要更多可以流动的资金借贷给其他企业及行业。

周洪礼指,降准有利置换MLF,促进银行借贷业务。(资料图片)

陆庭龙:降准“救市”需有财政政策辅助

鸿鹄资产管理行政总裁及首席投资总监陆庭龙则表示,降准确能提升货币流动,但没有对应的财政政策配合,内地居民目前对于消费前景尚存忧虑下,资金未必能直接流向实体经济,极大可能仍然停留在金融市场。

他又认为,内地目前的货币政策,已然与全球大方向背道而驰,在欧美国家普遍通胀加息环境中,内地已经长期减息降准,可谓采取了相当宽松的货币政策。“如果靠降准就可以救到市,当下嘅经济资料,应该一早反映咗有成效,而唔系仲系咁无起色。”惟考虑到近年中央及地方政府财政状况,采取积极财政政策“救市”确有难度。

陆庭龙指出,如果缺失财政政策配合,资金恐难以流向实体经济。(受访者提供)

王良享:年底会否降息降准 应视美国减息情况

然而内地货币政策变化,一直受到外界关注。臻享顾问董事总经理王良享表示,相关政策会受美国经济动向影响。而美国联储局将于下周二及三举行议息会议,如若下半年美国通胀率及利率均下跌时,到时内地或许会采取降息等货币政策调整。故此,内地再降准与否,将再延后至明年初再讨论。

而周洪礼亦同样预测,内地现已进入观察期,年内不会再降准,调整货币政策并不是现在最有效的手段。他建议中央应“多管齐下”,从刺激消费、促进就业、减少企业裁员等方面着手,会更为收效。

王良享预测,年末货币政策会随美国减息与否而变化。(资料图片)

“最强兴奋剂”量化宽松 是否应注入中国经济?

至于量化宽松政策,常被称为“最强兴奋剂”,美国曾在次贷危机后,实施3次量化宽松政策救经济,允许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大量提升货币供应量,不过坏处是会造成该国货币贬值。然而,坊间在人民币币值与刺激货币流动性的平衡下,是否为内地经济注入这剂“兴奋剂”,始终众说纷云。

对此,王良享认为,在人民币几跌近乎至与港元兑美元同汇率时,再令人民币贬值,将是中央政府不愿看见。周洪礼则认为,该政策较适合美国等货币全球流通性高的国家,但不能照搬至人民币的境况,且内地经济亦还没下行至必须“兵行险着”的地步。

但陆庭龙却指,内地还有空间进行量化宽松。他表示,市场往往有一个误解,将人民币币值与股市、与内地经济直接挂钩,以为人民币汇率下跌,就是代表股市及经济的萧条。他认为人民币投资抛空等受到限制,币值本质仍然靠内地定价,即使人民币兑美元低至7.4、7.5算。只要不崩盘,后续即使出现低走亦毋需担心。他又指,当没有其他工具时,量化宽松会成为最后一道有效的手段,挽救内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