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普7月香港PMI降至49.4 今年私营经济首现收缩
标普全球7月香港特区采购经理指数(PMI)经季节调整后,跌穿50.0持平点,显示私营经济今年首次缩减经营活动。7月PMI指数由上月50.3降至49.4,反映第三季初景气轻微下滑。
标普全球最新数据显示,香港特区私营经济于7月景气逆转。由于新接的订单量由升转跌,企业于是降低产量,但来自海外和中国内地的业务仍有增长,因此经营活动的整体跌幅属于温和。不过,企业对物料采购和人力配置显得审慎,尤其当价格压力在7月加剧,情况更加如是。业者对经营前景的信心不及上月,整体乐观情绪回落至去年11月以后最低。
新增订单和业务量下降
综观7月份数据,企业因经济疲弱而订单减少,于是7个月以来首次减产,若按行业分类,则以制造业首当其冲;但不管新增订单与产出,两者跌幅其实都属于轻微,经营活动也只略为放缓而已。反过来说,企业来自海外和中国内地的新增订单量仍受惠于旅游复常,继续保持今年以来增长。供应商7月延长了交付时间,反映供应键较上月紧张,而且造成企业积压更多。
市场需求重现收缩,企业因止降低了经营信心,乐观度下滑全8个月最低。业者对前景忧虑,冲淡对经济好转的期待。随着新增订单和业务量下降,企业于是缩减采购,跌幅为一年以来最高,但由于采购量与使用量相若,因此库存水平变化不大。
价格压力再度升温
踏入下半年,香港特区私营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与日俱增。原材料价格、运输成本、雇员薪酬同时上涨,在采购价格和工资成本的夹击下,整体投入成本显著飙升。有见及此,企业随即加价,借以将成本负担转嫁客户,且价格升幅比上月加快,高于一年以来的平均水平。
标普全球市埸财智经济研究部副总监Jingyi Pan表示,香港特区私营企业幅重启拉动的增长动力,似乎在下半年初耗尽。最新PMI数据显示,新增订单由升转跌,导致经营活动委缩,但景气下滑的速度毕竟温和,而来自海外和中国内地的出口需求仍在扩张,继续支撑企业经营。不单整体营商环境转差,同时值得忧虑的还有价格压力再度升温,因这情况很可能进一步抑压商业信心,影响市场未来数月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