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大湾区ESG指数报告出炉 工业、金融界积极绿色转型 表现出色
科技及城市发展迅速,大大改善生活质素和水平。然而,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碳排放量等问题却继续不断升温。有见及此,近年各行各业均著力推动ESG(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及公司治理),实践一系列绿色营运策略,肩负社会企业责任,为可持续发展出一分力。早前汇丰和中节能皓信发布“汇丰大湾区ESG指数”首次季度更新报告,审视过去两季大湾区ESG区域指数,发现有显著增长——八大重点行业(通信服务、可选消费品、日常消费品、能源、金融、医疗保健、工业和房地产)的整体ESG表现在过去两个季度中有所改善,其中以金融和工业界别的ESG表现最为出色。
绿色金融成大趋势 三地企业密切合作 积极发展永续策略
从报告可见,2022年第四季度和2023年第一季度的大湾区ESG区域指数分别达到120.27和117.26,同比增长4%和2%。过去三年,纵然社会受疫情影响,但正因如此,亦更令大众对科技的需求大增。加上大湾区各地政府除了推出多项经济支援政策,同时积极推动一系列制造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加速各行业数码转型,令不少企业对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因而大大增加,这些因素均有助提升区内的ESG水平。汇丰大湾区办公室总经理陈庆耀表示:“大湾区GSSS(绿色、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的发行规模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同比分别增长了71%和96%。而多项金融开放措施亦鼓励粤港两地在绿色金融领域加强合作,支持内地企业到香港发行绿色债券和获取绿色融资,相信有助提升区内的ESG水平。”
沿用创新技术节能减碳 可选消费品两大产业实践绿色转型
随疫情缓和,各地逐步实现复常,经济渐渐有复苏迹象。但疫情“新常态”下改变的生活模式仍然持续,如绿色消费、推动可持续产品及业务模式已成为大趋势,大众于可选消费品(即除必须消费外的消费,如汽车、服装、奢侈品等)上亦更讲究。加上在政府推动低碳转型下,区内的新兴产业积极发展跨境电商、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等不同范畴,跨境交流、合作愈来愈多,使可选消费品行业于ESG管理水平及表现亦大大提升。
报告更就汽车和纺织服装两大子行业作深入研究,分析其ESG发展现状以及低碳转型计划,发现大湾区具备优越的研发、生产能力,有助行业进行绿色转型。如广洲为内地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而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及使用率亦于深圳保持领先,相信凭借专业科研及生产团队,加上大众用车习惯和风险,有望改变传统燃油汽车为主流的模式,向改用环保新能源的目标进发。至于纺织服装业亦已于生产过程中采用创新技术,以降低碳排放、减少污染,为保护环境和气候出一分力。
(资料及相片由客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