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无敌手到迫入墙角 中国即食面霸主康师傅四面受敌
10至20年前,在中国超级市场买即食面,人人都会想起康师傅。今天的中国消费者,买即食面或者仍会想起康师傅(0322),但拿上手却可能是五花八门的其他品牌。
康师傅3月底公布业绩,收入及盈利连续3年下挫。昔日的中国市场霸主,究竟怎么了?
消费者要求提高 市场选择增加
要探究这个问题,首先要从消费者与竞争者两方面入手。《日本经济新闻》访问了大连一位超市女职员,对方表示:“感觉现在好吃的商品增多了,而且餐饮业的外卖也很方便。”
在于消费者来说,今天的中国人资金充足,而且产品经过多年变化之后,消费者口味提升,无论在超市或是店舖的选择也变得丰富。更关键的是,一进入超市,各大牌子的选择很多,未必一定要买康师傅的产品。
市场开放 海外品牌抢滩夹击
90年代,康师傅将即食面带到中国市场,曾经雄霸内地超市,几乎没有竞争对手。但随着市场开放及发展,日清的合味道及农心的辛辣面等外来品牌抢攻,康师傅虽然仍占中国市场份额约40%,但业绩显示虎处受敌。
互联网外卖兴起 攻入“宅”市场
更严重的是,近年中国互联网兴起,到会、外卖可谓“按一个掣就送到家”。《日本经济新闻》指出,这些外卖虽然价格高一点,但却省去了落街到超市买东西的时间,大受市场欢迎。餐饮外卖市场去年增长约30%,亦冲击了超级市场上架的食品销售。
其实近年中国消费者口味转变之大,可以从多间企业的业绩之中看到。
早年进入市场品牌 均遇同样问题
出售仙贝、米饼零食的旺旺(0151),连续3年销量下跌。乳业二哥蒙牛(2319)市占率约16%,去年要录得亏损。
这种变化对早年进入市场的外国品牌也有影响。2000年代,可口可乐在中国碳酸饮品市场,占有率高达40%,但目前已经跌到仅高于10%。而较迟进入中国的Starbucks主打中端市场,现已开店超过2,000间,并计划之后每年开店超过500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