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分班无助翻身 成功脱贫唯靠升主板|刁佬

撰文: 刁佬
出版:更新:

据市场消息港交所已对创业板改革有初步构思,使用类似“新三板”的分层制度。创业板改革后将分为“A”及“B”层。“A”层公司将参考北交所的上市要求,“B”层公司则与现时香港创业板要求相近。

上月刁佬曾提议香港创业板改革玄机,要参透“欧、冠、升”三个字,仿傚欧洲联赛足球的制度,做到欧冠就升。简化创业板转主板的程序,创业板的吸引力才会提升。刁佬感到欣慰的是,立法会金融服务界议员李惟宏及安永亚太区上市服务主管蔡伟荣均是同路中人,认为创业板应该重推简易转板机制,企业满足主板上市要求便可以申请转板。专业的市场人士始终是专业人士,明白市场的需要。明显香港官员就是喜欢简单事情复杂化,认为别人看不明的事才有特色,实在夏虫不可语冰。

为何要分“A”及“B”层,又要参考北交所要求?有说港交所希望以“互联互通”制度提升创业板的流动性。刁佬看罢真系觉得哂气,一件货品不吸引,不会因为去到内地市场就吸引,也不会因为在国际市场可购买就会有顾客蜂拥而至。好似美国市场没有“互联互通”制度,但全世界顶尖的投资者均有意买入美股。

将创业板的公司分成“A”及“B”层,但无法循简易程序转往主板,情况就如把一群没法升班的学生分成乖仔及曳仔,家长会问那么乖仔班及曳仔班有乜分别?老师说入咗乖仔班可分隔曳仔,不过你都系无得升班,除非转校。

如果想知创业板为何失败,参考历史就知道。如果想知创业板为何成功,同样参考历史就明白。

香港创业板于1999年11月25日推出,目的与现时官员的主流论调一样,同样是招揽高新科技公司上市,在科网股泡沫爆破后没落。直至联交所允许创业板的上市公司招股时可进行全配售,创业板才活跃起来,2015年至2017年是创业板公司的高峰期。

创业板全配售机制成功,在于高新科技企业定位是高风险市场,只接受专业投资者参与,不想散户因投资知识不足而损失。2017年2月骏杰集团(8188)事件后,所有创业板新股均设有公开发售,有的更是纯公开发售,全配售没有明文禁止,但已是公开的秘密。

当然有聪明人运用创业板全配售机制围飞啤壳,那么联交所及证监会应该打击的是股价操纵行为,而不是用公开发售引入公众股东来堵截围飞啤壳。

2018年改革创业板,是为了改善板内公司质素,从而改善市场。最新一间循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已是两年前2021年的裕程物流(8489)。目前也只有一间来自马来西亚的钢筋制造商Ex Excel正在递表。提升板内公司质素,被改善后的创业板,数字说明一切,已看到香港创业板上市吸引力低。

【财经专栏】刁场奇幻录刁佬

简介:游走在中环黑白之间,自觉是个穿著西装的古惑仔,在波诡云谲的金融市场中,钻研刀不血刃的秘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场,香港01亦无法核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

另外,以上纯属个人研究分享,并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机构立场,亦非任何投资建议或劝诱。读者务请运用个人独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