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郑志刚倡河套设“数据特区” 风险可控下试验跨境数据传输
撰文: 许世豪
出版:更新:
全国政协委员、新世界发展 (00017) 执行副主席兼行政总裁郑志刚表示,香港在“一国两制”的制度保障下,有能力在确保国家数据安全的大前提下,发挥先试先行的作用,成为国家与国际间进行跨境数字流通和贸易的平台,因此建设在河套建设“数据特区”,作为数据跨境流通的“试验田”,同时亦可制定可供国际市场交易的数据清单,成立香港数据交易所。
他指出,“数据特区”可试行有序的跨境数据双向流通,配合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让内地符合一定标准的数据流通至该特区内,但暂时不能流出区外,同时让来自香港或全球的数据也流入该区,与来自内地的数据进行对接、交汇。
两地经许可的企业、大学、智库等单位可以进入特区,进行数据计算、分析、挖掘、转换、应用等工作,开展面向世界的科技研发和商业应用;处理后的结果可带走,但原始数据必须留在区内,通过上述安排,有助国家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试验跨境数据传输和互动。
至于“数据交易所”,他指为推动数据跨境合作、参与国际数据交易一直是国家的重点战略,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法律仲裁中心,亦理应贡献所长,建立一个面向世界的数据交易所,协助国家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开展数据贸易,建议国家有关部门与香港特区政府加紧合作,制定可供跨境交易的数据清单,以此作为推动数据跨境贸易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