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芝断臂 Sharp卖身 日本4大电子巨企为何敌不过互联网?
受美国核电业务拖累,因而录得巨亏的日本百年老店东芝(Toshiba),近期频频宣布变卖“家当”,企图断臂求生,结果如何,只能拭目以待。
东芝“殒落”,再次令市场意识到昔日风光无比的日本消费电子品牌近年集体“下沉”。除了饱受财困消息影响的东芝要频频“卖家当”之外,声宝﹙Sharp﹚去年早已“卖身”予台湾鸿海集团,成为日本第一间被外资企业收购的大型家电公司。至于索尼(Sony)及松下电器(Panasonic),状况一样不好过,前者首3季净利大跌逾8成,后者亦预期全年盈利倒退2成。
由70年代起,“日本制造”的消费电子品牌开始备受国际赞誉,创造了不少个“第一”,例如Sony于1979年推出世界第一部Walkman,开启了“随身听”的音乐世代;又如声宝于2000年开发了全球第一台能对应数位高画质的全彩 28吋液晶电视,引领电视机进入一个更“薄”的时代。但为何互联网时代来袭之后,日系公司在电子消费市场集体节节败退,只能龟缩于本土市场,英雄迟暮?
元凶一、成也“匠人精神” 败也“匠人精神”
其实,日企并不缺乏创新精神,欠缺的是寻找“蓝海”的突破性思维,不能对行业进行前瞻性把握,因而错失世界潮流。日本的“匠人精神”之所以著名,是因为要求将产品的细节都做到极致,于旧有的技术之上再加以改良,提升到“极致”。情况就好像索尼推出的第一代随身听 Walkman系列,不断由原本技术进行改良,由磁带机、CD﹙Compact Disc﹚到MD﹙(MiniDisc)机,但当苹果于2001年推出第一代iPod后,市场开始惊觉索尼早已错失数位音乐时代的浪潮,失去音乐播放器的领导者位置。
元凶二、忽视发展软件带来的商机
苹果、微软及腾讯等国际科网巨头,都意识到现今世界是一个互联网时代,发展软件、平台才有更高的利润率,而且要建立属于该公司的生态圈,就更能够锁住顾客的后续消费,所以纷纷发展电子商贸、云端及AR等技术,透过不断推出属于该公司的新技术,以留住顾客。但日企未有认识到发展软件的重要性,更加未能建立到结合硬件及软件产品的生态圈,所以只能在竞争日趋激烈、毛利率不断下降的硬件生产一环苦苦支撑,同时又要面对顾客随时流失的风险。
自内地改革开放市场后,释出大量廉价劳动力,令到产品的生产成本大幅下降,而日企虽然都有在内地投资设厂,但长年累月之后,内地及韩国电子品牌的产品在生产质量上已经追赶到日本。在日本产品日渐欠缺独特性下,而形成一个纯价格竞争的市场,在生存空间不断缩细下,日企便面对重大威胁。
好像制造了日本第一台电视机、冰箱和洗衣机的东芝,于2015年底发出公告,表示将结束在日本以外的电视市场的自主研发、销售和经营。
元凶三、社会大部分资源被大企业“垄断”
在日本职场文化中,社会大部分资源都会被大型企业所吸收,而日本强调集体主义及领导权威,容易出现上司“大哂”的情况。而作为下属又要强调向上司服从,以致创新念头容易被整个制度所扼杀。
另一边厢,“转身”较快的小型企业如果只专注某一类产品,就注定在日本社会难以生存。但在互联网年代,纵观许多科网企业都是由小企慢慢发展而起,因为小企从创意想法到真正落实的过程中,成本都会较大企为低,所以小企就更容易作出尝试。虽然市场有不少失败例子,但如果该小企得到市场上认可,就会出现爆炸性增长。好像2004年创立于美国的社交网络平台Facebook,初期只是一间“蚊型”公司。如果搬在日本就难以生存,可能在起步阶段已经被社会淘汰,但Facebook现时市值已超过4,000亿美元,成为国际知名的科网企业。
日本大企自身难以创新,又难以寻找小企去入股以更新公司产品,以致产品较国际市场落后。
元凶四、日企失本地市场领导
虽然每个市场都应该有其独特性,日企总是会针对日本用户生产特殊规格的产品,例如智能手机及家电用品。不过,日本经济自90年代泡沫爆破后,进入了“迷失二十年”,人口老龄化的结构性问题长期困扰日本,日本经济进入了“市场需求不足—创新弱化—市场需求不足”的恶性循环。单单依赖“内需”已不能成为长远的发展策略。
与此同时,外国品牌亦开始攻进日本国内。去年第四季,iPhone在日本的市占率已突破60%,为日本市场的首位。而日本版iPhone 7采用特别芯片,令手机能绑定当地数十种交通票券,以配合日本特殊的电子支付生态系统,令到苹果更易打入日本市场。
当外国企业生产出迎合日本市场的产品后,日本的“独特性”就会被打破,日企自然就会失去竞争力。而在日本市场通用的产品亦受制于规格问题,产品难以在海外流行。去年,全球前十大智能手机品牌生产数量排名,首三位分别是三星、苹果、华为,日本品牌无一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