憧憬清零政策变天 中概股本周升势未尽|伽罗华

撰文: 伽罗华
出版:更新:

上周最“核弹级”大事不是朝鲜半岛的兵凶战危,也不是对供销社与“公私合营”等共富阴霾的恐惧,能勉强与之堪比的是共和党大有重掌参众两院之势,但论震撼力也有所不如,更不要说美联储主席亦鹰亦鸽的表态,以及马斯克入主推特后的雷厉风行,这个核弹级事件就是天怒人怨的动态清零政策或要变天了。

全球股市中,港股受中国经济下行及清零政策重创,跌幅最深,所以一旦政策退场,港股反弹力度最大,周五恒指及恒生科指分别升5.36%及7.54%,全周分别升8.73%15.63%,前者创逾十一年的最大单周升幅,后者更创升幅纪录,在美港股ADR亦升势未止,汇控ADR较港股周五收市再升6.6%至44.2元,中概股腾讯及美团较港分别升1.6%及2.6%。

清零政策退场已不是空穴来风,近日内地已开始全网“教育”民众,称新冠后遗症状轻微且短暂,不足为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学前首席科学家、现职中国国卫生健康委员会高级专门委员的曾光于周五(4日)亦表示,动态清零政策将在“未来五至六个月间发生重大改变”,反映当局正为政策退场造势,希望挽回外资在华投资信心。

要留意的是,这些放风都在德国总理肖尔茨访华期间刻意营造的友好气氛,肖尔茨是二十大落幕后首位访华的西方领导人,他反对与华脱钩,谋求与中国深化经贸合作,但清零政策是外资加大投资中国的最大障碍。

不过,港股要重上二十大前万八关水平,还是要看中国复常的步伐,以及受清零拖累经济下行程度,而且更要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取向。

港股反弹力度最大,全周分别升8.73%15.63%。 (张浩维摄)

美就业报告半忧半喜 还看本周CPI重磅数据

周五公布非农就业数据反映就业市场依然紧张,10月份增加了26.1万个工作岗位,优于预期的19.5万个,失业率从3.5%微升到3.7%,平均时薪却较10月增长0.4%,高于市场预期,相信与人们就业意愿疲软有关。

市场对就业报告数据解读不一,新增职位及时薪增加对美股属利淡,但失业率上升却属利好,让连跌四日的美股终于一反颓势,道指、纳指及标指分别反弹1.26%、1.28%及1.36%,分别收32,403、10,475及3,770,目前投资者解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言论,就是放慢加息步伐,但有可能将明年峰值目标设于5厘以上,坏的可以是“温水煮蛙”式加息,好的是让加息路径更能因应通胀变化灵活走位。

离12月美联储议息会前,美国还会公布两次月度通胀数据及一次非农就业报告,包括本周四(10日)的10月份CPI数据,市场预期为6.5%,9月份为6.6%,它将成为本周市场考量美息走势的重要指标之一。

港股近日表现虽然有色,但负面消息仍多,单单香港社会复常步伐太慢,已令恒指升势受压,本季经济就算不致于第三季收缩4.5%般灾难表现,但肯定不如头号对手新加坡的亮丽表现,要达到疫情前水平,更是长路漫漫。

. (AP)

港复常步伐慢 金融峰会声势不如新加坡

香港举行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曲中人散,先不论至少5名金融界巨头缺席,但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郭树清、行长易纲都没能亲身出席,只有易纲及中证监副主席方星海等视像撑场,仅200多名金融机构负责人出席,比较新加坡“金融科技节”有850多名专家演讲,有来自110多个国家涉2,000个组织参与,声势完全被比下去。

上周内地市场不乏争议性话题,而且大多偏淡金融市场,其中有改革开放前的供销社及“公私合营”2.0版本赫然重回人们视线,导致中港股市表现大幅波动。

首先,象征“共富”的全国供销社被形容强势回归,就像是发现的新大陆一样,其实供销社早于2013年已经回归,至去年供销社销售总额仅6.26万亿元,占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08万亿元的一成四,说多不多,少也不少,但其涵盖产品多属中低端,只能照顾基层民生的需要,要求国营的供销社担当全社会统购统销的重任,以其管理规模及营运效率根本力有不逮。

当然,如果禁绝所有民营投资及市场经济,或是中国进入战时状态,物资极度匮乏下,以“大镬饭”作招徕的供销社便可一企独大,但这只会扼杀社会生产力,更为左支右绌的财政再挖一个巨坑,将经济推入死胡同。

上周中国市监局批准联通与腾讯设立“混改新公司”。﹙资料图片﹚

腾讯联通混改合作 惹市场经济退场忧虑

更加吸引人们眼球的是,上周中国市监局批准联通与腾讯设立“混改新公司”,被视为二十大后“公私合营”政策提速上马的征兆。

与供销社一样,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强行收民企股份,将私产划归国有,有了这段公私合营运动的不光彩历史在前,加上“共富”及“国进民退”大政策在后,令人不得不有改革开放走回头路、市场经济退场的担心,但现在推行的公私合营政策,有很多客观现实令它很难走70年前的老路,特别是有一大群既得利益者曾经享受改革开放的经济成果,要完全与全球脱勾,只靠一个内循环撑起全国经济,个中难度并非大家想像。

在内地,混改方案一向是国企改革为导向,目的是借引入有竞争优势的战略投资者,发挥规模效应,提升国企的竞争力,减低其对政府财政的依赖。

联通早于2017年8月所披露混改方案,已经包括腾讯、阿里、百度及京东等多家互联网公司参与,其后腾讯与联通的合作主要围绕边缘计算、车联网、高精度定位等技术领域,今次腾讯与联通合组混营新公司,可以说是两者进一步加强战略合作基础。

民企腾讯市值高峰时超过7万亿港元,暴跌后仍高于2万亿港元,联通港股与A股的市值都仅超过千亿元,就算真的合并,都是以腾讯为主导,除非政府立意将腾讯资产收归国有,这便不是公司合营的真正目的了。

【财经专栏】大盘漫谈.伽罗华

资深财经传媒人,多年来见证金融市场蜕变,在即食资讯年代,坚持深入调研和理性分析,现以自由人身份从事商业咨询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场,香港01亦无法核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

另外,以上纯属个人研究分享,并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机构立场,亦非任何投资建议或劝诱。读者务请运用个人独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