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罗兵咸:需制定策略吸引人才 税务优势减退应审视政策
新一届特区政府将于10月19日发表首份《施政报告》,受新冠疫情、政治不稳以及其他经济不明朗因素影响,香港经济持续低迷,加上防疫措施限制,令部分人才及商机正流到其他竞争对手如新加坡。
罗兵咸永道指出,香港一直是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投资和经商目的地之一,政府需要制定一套明确的策略来吸引投资者、企业和人才来港,进一步加强竞争优势。中国南部及香港地区税务主管合伙人李尚义于记者会上补充,政府应透过融入大湾区和建立香港的人才配套,方能吸引、培育及留住人才。
他指出,为吸纳更多投资者留在香港,不论在数码化转型、可持续发展以及人才配套等方面,均需审视现有政策并作出改革,在提供可持续金融产品,如绿色债券、EFT衍生工具及基建金融基金,提升公众参与度,推动香港绿色金融发展,让投资者看到香港长远发展的潜力;又指香港居住成本高昂,住屋资助等软性措施均能吸引人才留在本地发展。
至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亦表示,全球130个国家及地区同意就全球税制作出改革,向跨国企业征收至少15%的企业税,加上多国推出的减税政策,有分析认为,措施或令香港一直享有的低税优势逐渐消退。
李尚义指出,相关政策削弱香港税务优势,政府应重新考虑现有税务政策,是否能让各方企业受惠,并审视其实用性及执行空间,以提高税收优惠政策的有效性,及移除不必要的反避税条件,他建议应尽快落实避免有关双重征税的政策,令国内及国外投资者能校准确地评估跨境经济服务的潜在税收风险。
应考虑市值之外的上市审批条件
另外,不少企业因不符合香港上市要求而另觅市场,变相本地多元化资本市场发展有限,李尚义认为,公司申请上市时,当局不应单看其盈利表现,除了市值之外,还要视乎企业是否足以商业化,收入水平表现以及是否有专业投资者入股。
问及会否于下年再度派发消费券,该行表示,若香港经济成功复苏后,将对消费券需求减退,仍需观察第三、四季度之表现。
罗兵咸永道就《施政报告》提出六大建议,包括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打造亚洲可持续金融中心以支持 ESG 转型、提高税收制度的国际竞争力、建立香港的人才配套待遇、改进政策制定和效率,针对现有政策并作出调整,率先领头促进各大中小企业进行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