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方案》一周年 惠港政策陆续推出
自去年9月6日国务院《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前海方案》)以来,社会对前海的“扩区”和“改革开放”两个重点工作加以注意。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务首席联络官、全港人大代表 洪为民教授 JP指出:“前海在深化改革、深港合作、国际合作、对外开放、金融业对外开放、法律事务对外开放、科技创新、营商环境方面、人才集聚等已推出多项工作,成绩有目共睹,不少惠港政策在过去一年及未来密锣紧鼓推出,同时照顾产业和人才的需要。”
一、深港合作
深港合作是前海的重要工作,今年6月30日公布的前海“惠港”9件实事,2022年9月2日前海管理局与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联合发布“支持前海风投创投发展十八条措施”,包括推进香港有限合伙基金(LPF)与前海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QFLP)试点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支持前海风投创投机构联动香港LPF开拓海外业务,改善前海QFLP试点工作,改进准入门槛、增加投资范围、灵活配置项目等措施等。此外,港澳专业人士备案执业范围已扩大至16类,如税务师及导游备案执业等。为提高深港跨境货物运输效率,前海提供“水运接驳分流”模式,前海供港专线累计运送集装箱标箱数和货物量平均占全市六成。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北区已在7月开园,令青年创业空间增加至13.9万平方米,现时前海梦工场已累计孵化香港创业团队335家,致力帮助港人在前海创业。
二、优化营商环境、推出全港首创深圳前海营业执照在港打印服务
“前海港澳e站通”的提供“注册易”、“办税易”、“社保通”等223项服务,9月份起提供全港首创深圳前海营业执照在港打印服务,令港企“足不出香港”就可以一站式办理前海政务服务。
三、深化改革
前海在投资、贸易、金融、法治等领域累计推出制度创新成果725项,其中在全国复制推广65项。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进一步完善前海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优惠目录更拓展至5大类30项。
四、国际合作
前海致力加强航空航运枢纽功能,深圳机场货运航点达57个,2021年国际货邮吞吐量达54万吨。此外,引入国际商会国际仲裁院及新加坡国际调解中心等国际组织。为打造国际一流系列会展品牌,前海更引进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及中国国际塑料橡胶工业展览会等知名展览会议。
五、对外开放
北京大学与剑桥大学联合开办前海中英研究院,坎特伯雷国王学校将开设港人子弟班。此外,大湾区首个5G智慧港口 -- 妈湾智慧港已开始营运。2021年前海集装箱吞吐量为1460.7万标箱,比同期增长10.7%。
六、金融业对外开放
“三个首批”金融创新在前海落地,当中包括首批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试点、首批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及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已有200家金融机构签约入驻,三成为港资外资机构。港交所前海联合交易中心推出大豆新品种,跨境交易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
七、法律事务对外开放
前海一直推动法治化发展。前海深港国际法务区引入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法治机构122家。前海法院选任的32名港籍陪审员及16名港澳台和外籍调解员,所受理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及适用香港法审理案件居全国基层法院第一。
八、科技创新
推进前海科技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若干措施在2022年8月印发实施,进一步见证前海在推动科技创新的努力。同时前海建设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各类创新载体98家,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19家、省级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有74家。2021年,前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715.07亿元、增长10.5%,5家前海独角兽科技型企业占大湾区独角兽总估值40.7%。前海版权公共服务平台和版权区块链网络等项目入选中央网信办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国家(深圳·前海)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已在试业。
九、人才聚集
前海国际人才港不断深化建设,为国际科技人才度身定做100项服务,更联同波士顿咨询、安永等知名机构举办多场核心企业高管培训班活动,服务机构逾2,500家、达52万人次。另外,前海的港澳青年招聘计划,已发布岗位4,104个。前海更提供“前海OFFER姐”服务,向香港人才提供前海的职位信息,并协助港企在前海的招聘需要。
《前海方案》自去年9月推出,2021年,前海区的生产总值为1,755.67亿元、比同期增长10.5%;实际使用外资58.22亿美元、比同期增长14.9%;关区进出口总额1.74万亿元、增长20.3%。2022年1至6月,实际使用外资35.33亿美元、增长17.4%。在过去一年来,香港社会各界注视《前海方案》,笔者及团队为不同行业及团体,共主讲相关讲座近100场,感谢社会各界支持。
(资料及相片由客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