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师公会︰疫下业界流失率达30% 多地会计师互认续期缩减至1年
疫情持续至今,香港实施较为严格的防疫措施,尚未与内地及海外全面通关,对会计业界带来不少冲击。香港会计师公会会长方蕴萱受访时便表示,人才流失成今年一大难题,而且由于世界各地尚未通关,香港与多地会计师互认续期由五年缩减至一年。
方蕴萱指出,今年公会流失率录得11%,若计及部份职员转职至财汇局,即达到30%,而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大型金融机构或金融监管机构的流失率亦达30%,相信业界会继续以加薪、花红及福利挽留人才。
会计师互认仅续期一年属“缓冲”
香港与澳大利亚及新西兰、加拿大、爱尔兰等地一向有互认会计师资格安排,今年将互认安排续期一年,方蕴萱承认与以往续期五年做法有差异。她指出,由于互认安排的续期工作,需要检视双方的专业资格,并进行当地考察,但碍于世界各地未能全面通关,工作有所滞后,因此各机构达成共识,将原有互认协议延期一年,但待疫情过后,将会续期五年,现时属“缓冲”之计。
对于港美会计师互认安排将于今年12月底终止,公会指出,与美国IQAB(International Qualifications Appraisal Board)无法达成续期安排,是由于香港认为有IQAB资格的申请人须具备一年香港经验,才可成为本港执业会计师,不能以在美国的工作经验,取代有香港工作经验的要求,而IQAB坚持让会员直接成为香港执业会计师。
方蕴萱指出,美国不同地区对会计师工作经验的要求不同,有些地区的会计师是无需工作经验,故无法让IQAB的会员在毫无香港工作经验的情况下来港执业,她又强调当中不涉及政治因素,双方已就此商议多年,惟无法达成协议。
她又指,过去五年,每年不多于100位港美会计师运用互认安排前往两地,认为此互认安排的终止不会影响香港会计师的发展,更不会危害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与财汇局交接顺利
另外,去年立法会通过修例,财汇局将取代会计师公会在发出会计师执业证书、执业单位的注册及查察,及调查和纪律处分所有会计师、执业会计师及执业单位等职能。
方蕴萱指,年内与财汇局进行一系列的交接工作,例如7月以后未经审核的约20宗投诉个案将移交至财汇局,以及部份公会职员转职至财汇局,过程有序且顺利。另外,公会将与财库局、证监会等机构紧密合作,将国际可持续发展会计准则引入香港市场。
公会续助会员探索大湾区机遇
方形容是今年是重新定位的一年,制定了七大发展范畴,包括专业发展及会员参与、准则的制定及专业知识的支援、专业资格的课程等,公会将继续代表业界参加国际准则制定的委员会会议,从而反映香港会计师对准则的意见。
同时,方蕴萱指出,公会将继续协助会员探索大湾区机遇,并与内地政府沟通,建议未取得中国注册会计师资格的香港会计师在大湾区担任非审计业务的合伙人,同时倡议将香港注册会计师纳入大湾区高阶人才目录,目前反应正面。
为确保公会收支平衡,她指,公会将于2023年起上调会费,由现时的2,300元增至2,500元,年长或拥有20年以上会员资格的会员将得到部分会费宽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