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席卷全球 猛虎来袭 抱“现金为王”心态太消极|陈仕娜
地球人开始“品尝”通货膨胀的苦果。美国公布六月份的通胀率9.1%,冲破四十年高位;原来高处未算高,全球CPI最高的两个国家,分别是黎巴嫩和津巴布韦,前者5月通胀率高达211%,连续七个月录得逾200%水平;津巴布韦亦不遑多让,6月CPI高达191%,银行加息至200厘。在下尝试透过网上查找,一蚊港纸原来可兑换到1,273,916,123,195,284的津巴布韦元,若果真有交易,这应该是最不值钱的货币了。
香港有官方纪录以来最高的通胀率是16%。今年五月份通胀为1.7%,算是非常理想的数字,扯高通胀的两大因素为衣履及外出用膳(包括外卖)开支。英美份属难兄难弟,连CPI也叮当马头,前者五月高踞9.1%,同样刷新四十年的高位。还有老挝23.6%、巴基斯坦21.3%,比比皆是令人咋舌的高通胀警号。
通胀削弱市民购买力
这一波通胀潮席卷全球,祸根源于新冠疫情,搞到全世界的生产力中断、供应链大乱,加上俄乌开火导致石油等能源供应紧张,中美贸易战又设置高关税,为通胀进一步火上加油。恶果已经浮现,英国及苏格兰四月起生活能源价格升到54%,民调显示,530万当地人冬天将要在取暖与购买食物作出权衡,退休人士及老弱长者会首当其冲。百物腾贵,与我们毗邻的澳门,较早前有媒体报导,基层市民从垃圾桶找超市丢弃的过期食物充饥。
能源与食物价格疯涨,印尼豆腐、巴西黑豆大米、墨西哥粟米乃至小麦价格较疫前上升三至六成、阿根廷薯仔身价倍升、水果售价疯涨228%⋯⋯这些意味著“钱越来越唔见使”,实际收入减少,削弱购买力,高通胀令利息上调,借贷成本增加,供楼支出抽升,阮囊日渐羞涩⋯⋯
今期收到的消费券,大部分老友话会花在日常琐碎开支上,例如搭车和买食物,不像之前几次热烈地弹、热闹地唱,添置昂贵的家电或电讯产品。“积壳防饥”、“现金为王”的意识渐强。各地股市跌势连连,港股也毫不争气,只能逢大泻日子以平均成本法入“must buy”的优质收息股,加上定期、REITS、债券、黄金、物业,分散式投资,抵挡通胀的侵袭。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早起鸟儿有虫吃,不想身家被蚕食,切勿“躺平”等运到,趁杀到前做定功课。
简介:由财经记者到公关,游走媒体、地产及金融行业,饱览世事更迭,藉文字透彻人心,嘻笑怒骂中,也望读者有所得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场,香港01亦无法核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
另外以上纯属个人研究分享,并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机构立场,亦非任何投资建议或劝诱。读者务请运用个人独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