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料最快2024年美退市 港交所两连升 专家建议呢个位入场

撰文: 古美仪
出版:更新:

二十四节气的“大雪”将至,总市值规模逾万亿美元的美国上市的中概股,率先步入寒冬,今轮风暴由内地手机打车平台滴滴出行宣布美国退市,加上美股监管机构落实“退市令”所掀起,滴滴、爱奇艺及携程等超过10只中概股在美股市场录双位数跌幅。同时间,港交所逆市连升两日,憧憬港股将成中概股回家的首选上市地,专家建议投资者待股价回落至450元开始分注买入。

上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确定连续三年未符合上市审计规则的外国公司需要退市,加上中国最大的手机打车平台“滴滴出行”宣布,在美国退市兼回港上市,投资者忧掀起中概股出走潮。

多间热门中概股上周五遭洗仓,首当其冲的是落实美国退市的滴滴,股价急挫22%。(美联社)

多只热门中概股跌幅逾10%

多间热门中概股上周五遭洗仓,首当其冲的是落实美国退市的滴滴,股价急挫22%,是一众中概股中跌幅最急的。至于贵为市值最高的中概股阿里巴巴,股价亦急挫逾8%。其余如爱奇艺、虎牙直播及携程等超过10只股份,亦录双位数跌幅。

3年期限从今年开始计算 大行料最快2024年有中概股会退市

2020年美国国会无异议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案》,依据新法,若外国政府连续3年禁止PCAOB查核该国企业的审计公司,将禁止该上市公司在美交易。

3年期限从2021年起算。投行高盛预期,若果中概股未能满足美国审计要求,最快会在2024年有中概股需要退市。

贵为市值最高的中概股阿里巴巴,股价亦急挫逾8%(资料图片)

高盛:五年来逾40间ADR自愿退市 平均需时逾半年

高盛表示,中国ADR市场退市主要有两种渠道:自愿退市及强制退市。据统计自2016年以来,自愿退市的ADR共有43只,从退市公告到完成,平均需时207日。根据经验,自愿退市的ADR通常在退市或私有化前获得正回报,不过由广泛监管引发的特定的退市情况或会不适用。

高盛推论部分机构投资者不能持有美国以外上市中概股

对于多间美国上市中概股股价遭“血洗”,高盛中国首席策略分析师刘劲津于报告指出一个问题,就是在中概股美国退市的环境下,有多少百分比的美国投资者不能投资港股呢?

该行透过比较ATM (阿里、腾讯、美团)的股东结构,发现绝大部分现时持有腾讯及美团的美国机构投资者,都持有阿里巴巴;相反,现时持有阿里巴巴的部分美国投资者,既不持有腾讯,亦不持有美团。

从这个持股差距,可以合理推论有一定部分的美国投资者,是不能够持有在美国以外上市的中概股,涉及金额相当于阿里巴巴市值额的5%,亦占阿里美国机构投资者比例约20%。

高盛推论部分机构投资者不能持有美国以外上市中概股(资料图片)

中信证券料中概股大股东转仓至香港

中信证券预期,将有更多中概股回流香港上市,利好港交所(388);并且预计来港第二上市嘅中概股,大股东会将股份由美国转仓至香港,最终变成第一上市,

同时,对于上月港交所放宽海外发行人上市制度,放宽二次上市及双重主要上市条件限制。中信证券认为,港交所的新修订,为将在美强制退市的中资企业提供了“保护方案”。该行认为美国相关法案对于有(或将有)条件回港上市的企业影响较小,而愈发开放的港股市场也将承接更多具备稀缺性中资企业的回归。

经该行测算,目前符合优化后的港交所二次上市条件的美股中资企业多达77家,较此前多出43家,市值约2.4万亿港元。且在新制度下,不乏如每日优鲜、老虎证券等细分赛道龙头将有机会回港上市。

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师叶尚志接受访问时表示,当港交所股价回落至450元以下,投资者已经值得分段吸纳。(资料图片)

叶尚志:今年成交额胜去年 港交所回落至450元以下分段吸

港交所股价连续第二日逆市上升,重上450元,今日最多升4%,收市升1.2%。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师叶尚志接受访问时表示,港交所的投资关键是看成交额,中概股回流港股,相信有助推高港股成交。投资策略上,去年的港股日均成交额约为1300亿,今年至今港股日均成交额约为1700亿,同比仍有增长,这是足以支持股价今年继续增长,而港交所去年12月底收市价为425元,因此当港交所股价回落至450元以下,投资者已经值得分段吸纳。

花旗提到港交所三大风险

不过,对于港交所的前景,亦有美资大行持不同的看法,花旗发表报告表示,从表面上看,港交所似乎是中国证监会离岸上市制度改革的赢家,但市场可能低估了中概股从美国潜在退市的下行风险。

该行提到了港交所现时亦有三大风险,第一是港股日均成交额下降(10月及11月日均成交额下跌至1,300亿元);第二是行情动荡令大型新经济股估值受压,或延迟上市;第三是来自内地交易所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