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保会调查|港人每月平均存入6600元 存款达49万元才感安全
香港存款保障委员会今日(10日)公布“香港人储蓄‘安全感’指标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香港人的储蓄习惯在疫情及经济不明朗的情况下持续受到影响,反映香港人的储蓄能力进一步下降,并且较难订立稳定的储蓄目标及计划。
存保会于9月1至21日期间,访问1,006名18岁以上港人。超过六成受访者有储蓄习惯,比去年下跌5个百分点,为2018年以来最低;而市民每月平均储蓄金额为6,600港元,比去年的7,000港元减少6%,亦是两年下跌;至于市民每月储蓄中位数普遍维持在5,000港元。
另外,今年只有2成有储蓄习惯的受访者表示有定下储蓄目标,较去年的38%大幅下跌18个百分点。存保会指,数据或反映受疫情影响接近两年,考验香港人的储蓄能力之余,更令他们难以作出持续且稳定的储蓄规划。
而不少港人亦同意储蓄可以令生活更有安全感,以备不时之需,港人就自己目前拥有的储蓄所带来的“安全感”评分为53.2分,比去年的54.8分稍低。同时,受访者平均认为拥有约49万元的储蓄就能获得足够的“安全感”,与去年的50万元相若。
而银行存款继续是最普遍的储蓄方法,超过7成,其次是投资、购买储蓄保险等,分别占32%及27%。至于不储蓄的原因,有43%的受访者表示没有收入,入不敷支及收入太少则分别占30%及23%。
近8成已婚人士有储蓄的习惯
调查亦访问了15年或以下的人士,发现7成8受访的已婚人士有储蓄的习惯,较整体数字高出16%,而他们每人每月平均储蓄金额约8,600港元,比一般市民高出约3成。他们的储蓄安全感评分达54.7分,惟他们认为拥有约67万元的储蓄才能获得足够“安全感”。
而调查又发现,夫妇二人中,丈夫的储蓄比例一般较多,当中6成半受访者表示丈夫储蓄的比例占一半或以上,约4分1受访者更指丈夫储蓄占7成或以上。而约四成受访者表示共同储蓄主要由妻子负责管理(37%),由丈夫管理或由双方一起管理的比例则各占22%,显示女性在管理家庭储蓄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被问及存保会有没有打算调高50万的存款保障,香港存款保障委员会主席许敬文表示,保障上限,是以能为多少香港人的存款户口得到全面保障而设定。现时有近9成的存款户口符合保障要求。不过存保会亦不断检讨相关要求,有结果时会向大众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