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系阴霾未除 专家:股价易受消息左右 宜持观望态度
恒大系旗下公司不时受到负面消息拖累,该系公司财务问题更是市场人士最为关注。近日广发银行旗下宜兴支行,获法院颁令冻结恒大旗下两间合共1.32亿元人民币资产;并遭到湖南邵阳住建局暂停公司在当地两个项目的预售许可。纵使公司对广发行宜兴支行冻结其资产一事,作出回应,两个遭湖南邵阳暂停预售许可的项目,亦已获恢复,并且提早偿还3.5亿美元贷款。
可是好消息只为该系公司股价带来短暂刺激,除却中国恒大(3333)半日逆市上扬,其余三间上市公司股价皆向下,恒大汽车(0708)更大挫5.7%。分析员指出,目前恒大股价走势受消息左右,建议保守投资者宜保持观望。
恒大踏上减债之路
恒大系一直是市场人士焦点。该公司早年发展相当迅速,经过连番买地增加土储,晋身成千亿级房企,每年销售额逾数千亿元。去年销售额达到7,232.5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加20.3%,回款率90.3%,涉及金额为6,531.6亿元;更预期今年全年销售目标达到7,500亿元。
高速增长及采取多元化业务发展策略,让公司整体债务反复增加。翻查过去3年年报得知,恒大总负债金额连年递增。
去年8月,在中央限制开发商融资,推出“三条红线”新政后,恒大借款金额开始掉头回落,2020年较2019年少834亿元。恒大集团上月末对外透露,截至目前,恒大净负债率已降至100%以下,将其总借款削减至约880亿美元,较去年底下降20%,顺利实现一条“红线”变绿。
据陆媒昨日(20日)报道,中国恒大已于当日安排资金提前汇入债券还款帐户,用于支付该公司及子公司发行的四笔美元债券利息合共3.5亿美元(折合约27.3亿港元)。
报道指,自去年3月实施“高增长、控规模、降负债”的新战略以来,恒大用自有资金已累计归还7笔境外债券本息合计约110亿美元(折合约850亿港元)。预计到2022年3月前,恒大再无到期的境内外公开市场债券。
商业票据规模成市场人士焦点
不过商业票据问题,亦纳入投资者视线范围内。房企凭借著在地产业中较强的议价能力,通常不会事前一次性支付供应商材料款或工程款,往往通过开具商票的方式获得应付账款的延期支付,减少了对自身公司营运资金的占用,可理解成“变相融资”,并且不直接占用银行授信、也不推升有息负债。长期以来,因商票不被计入有息负债而游离于“三道红线”之外。
《路透》引述三名消息人士指,中国监管机构希望房地产开发商在月度报告中,披露公司的商业票据(CP)发行细节。陆媒亦有报道,房企商票数据目前暂未纳入计算指标,未来极有可能被纳入“三条红线”中有息负债指标计算,房企降负债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彭博》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尾,恒大的主要境内子公司有约320亿美元(约2,486亿港元)的未偿还商业票据,成为中国应付票据存续规模最高的房企。
光大新鸿基证券策略师伍礼贤认为,商业票据是变相借贷,利息较高,长远或影响企业财务问题,而恒大去年商票规模远高于其他内房龙头,预料恒大近来股价受压,是市场担忧其商业票据规模过于庞大。他又指,现时恒大股价随集团消息升跌,若进取的投资者炒波幅,难度较大,未知何时是底,保守的投资者可保持观望。